莫炯心走都門三載謁詮部考選得官歸瓊海過別詩以送之且訊諸社好
曾開白社向瓊臺,好友如林共茗杯。
永歲獨懸滄海月,多時空折嶺頭梅。
閒敲玉磬催晨梵,靜數金風動律灰。
漸去流光頭漸白,送君心事獨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莫炯心:人名。
- 都門:京都城門,此處借指京城。
- 瓊海:地名,這裏應指莫炯心的家鄉。
- 白社:借指隱士或隱士所居之處。
- 瓊臺:泛指華麗的樓臺。
- 茗杯:茶杯。
- 永歲:長久的歲月。
- 梵(fàn):指與佛教有關的事物。
- 律灰:古代候氣之法,以葭莩(jiā fú)之灰置於律管中,大概是用來測季節氣候變化的,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內的灰會自行飛出。
翻譯
莫炯心曾經在瓊臺開設隱士之所,好友衆多,大家一起共同品茗舉杯。長久的歲月裏,獨自面對着滄海之上的明月,很多時候徒然折下嶺頭的梅花。悠閒地敲着玉磬,催促早晨的誦經聲,靜靜地數着秋風吹動律管中的灰。他漸漸離去,流逝的時光讓頭髮漸漸變白,送他離去,我的心中滿是心事,獨自徘徊。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爲送別莫炯心而作,詩中既回憶了過去與莫炯心的交往,又表達了對他離別的不捨和感慨。首聯通過「曾開白社」和「好友如林共茗杯」,描繪了過去相聚的美好時光。頷聯中「永歲獨懸滄海月,多時空折嶺頭梅」,表現出莫炯心在異鄉的孤獨和時光的流逝。頸聯「閒敲玉磬催晨梵,靜數金風動律灰」,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深沉的氛圍。尾聯「漸去流光頭漸白,送君心事獨徘徊」,則直接抒發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不捨和內心的惆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通過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對離別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