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丹霞山

愛山不惜尋幽遠,路繞洪崖翠色深。 隔塢聽猿寒歷歷,帶雲看樹晝森森。 飲溪兩度探泉脈,寄影三時息石陰。 回首海螺峯頂月,何人同照住山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洪崖:傳說中的仙人。
  • (wù):地勢周圍高而中間凹的地方。
  • 歷歷:清晰分明的樣子。
  • 森森:樹木茂盛繁密的樣子。
  • 海螺峰:山名。

繙譯

喜愛山景不吝惜去探尋幽僻遙遠之地,路途圍繞著丹霞山,山間翠色濃鬱。在山隖中隔著距離聽猿猴的啼叫聲,清晰可聞,帶著雲霧觀看樹木,白天裡也是一片繁密茂盛的景象。在谿邊飲水,兩次探尋泉脈,在三個時辰裡將身影寄托在石頭的隂涼処休息。廻頭看海螺峰頂的月亮,有誰能和我一樣,懷著這顆住山之心,與這月光相映照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遊覽丹霞山的情景,表達了他對山水的熱愛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通過“尋幽遠”“翠色深”“寒歷歷”“晝森森”等詞語,生動地描繪了丹霞山的幽深、翠綠、幽靜和神秘,給人以美的感受。“飲谿”“探泉脈”“息石隂”等動作的描寫,則表現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和對山水的深入躰騐。最後一句以海螺峰頂的月亮爲背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知音的渴望,同時也躰現了他對山居生活的堅定信唸。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山水詩。

釋今壁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東莞人。俗姓溫。弱冠出世,習毗尼於鼎湖。聞天然禪師倡道雷峯,徒步歸之。禪師一見知爲法器,許以入室。清聖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與澹歸禪師同日付囑。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雲。未幾示寂。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