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鬢髮垂垂對歲闌,春光隱隱逼林巒。 殘陽度竹煙將暖,半夜聞鐘聲尚寒。 多病已拋身外計,得閒猶是眼前安。 年華又嚮明朝起,重把雲山次第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闌(suì lán):歲末,一年將盡的時候。
  • 林巒(lín luán):樹林與峯巒,泛指山林。
  • 得閒:同「得閒」,有閒暇,得空的意思。

翻譯

我的鬢髮已漸漸垂白,面對着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春光隱隱地逼近山林。夕陽透過竹林,煙靄似乎變得溫暖起來,半夜裏聽到鐘聲,仍感到陣陣寒意。我身染多病,早已將自身的事情拋諸腦後,能夠得些空閒,眼前便覺得安寧。新的一年又從明天開始了,我要重新依次觀賞那雲霧繚繞的山巒。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除夕時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傳達出一種時光流逝、世事無常的感慨,同時也表現了詩人在病中對寧靜與安寧的追求。詩的首聯通過描寫詩人垂垂老矣的形象和歲末的時光,營造出一種淡淡的憂傷氛圍。頷聯中「殘陽度竹煙將暖」描繪了夕陽餘暉透過竹林,給人一絲溫暖的感覺,而「半夜聞鐘聲尚寒」則通過半夜的鐘聲和寒冷的感受,形成了一種冷暖對比,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複雜情感。頸聯表達了詩人因多病而對身外之事的超脫,以及對眼前片刻安寧的珍惜。尾聯則體現了詩人對新的一年的期待,儘管時光流轉,但他仍願意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重新審視周圍的美景。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將詩人的情感與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釋今壁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東莞人。俗姓溫。弱冠出世,習毗尼於鼎湖。聞天然禪師倡道雷峯,徒步歸之。禪師一見知爲法器,許以入室。清聖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與澹歸禪師同日付囑。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雲。未幾示寂。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