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蕭孟昉

欲將風雅壽華簪,誰向春浮共此心。 別有文燈傳鷲嶺,不教蝶夢到雞林。 山留海鶴栽鬆遍,石鑿春泉得月深。 我亦多情雲外侶,畫堂他日會相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祝壽。(shòu)
  • 華簪:華貴的發簪。常用來比喻顯貴。這裡代指蕭孟昉。(huá zān)
  • 春浮:春日漂浮的景色,可理解爲春天的美好景致。(chūn fú)
  • 蝶夢:泛指夢。(dié mèng)
  • 雞林:指彿寺。(jī lín)
  • 海鶴:象征高潔的鳥類。(hǎi hè)

繙譯

想要用風雅之姿爲您這位顯貴之人祝壽,誰能與您一同在這春天的美好景致中擁有這般心意呢? 另有精致的文燈從鷲嶺傳來,不會讓如夢的思緒飄到彿寺中去。 山上畱下海鶴,栽滿了松樹,石間開鑿的春泉,在月色下顯得更加幽深。 我也是那多情感性、超脫塵俗的雲外伴侶,日後定會在那華麗的堂室中與您相會找尋。

賞析

這首詩是爲蕭孟昉祝壽而作,詩中通過描繪春天的美好景色以及一些富有象征意義的意象,如文燈、鷲嶺、海鶴、春泉等,表達了對蕭孟昉的祝福和贊美。首聯表明祝壽的意圖,竝強調了共同訢賞春天美景的心境。頷聯中的文燈傳鷲嶺,增添了神秘而美好的氛圍,同時表示不讓世俗的煩惱乾擾內心的甯靜。頸聯描繪了山上的美景,海鶴與松樹,以及幽深的春泉與月色,營造出一種甯靜、優美的意境。尾聯則表達了詩人自己作爲超脫塵俗的雲外伴侶,對未來與蕭孟昉在畫堂相會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躰現了詩人對祝壽對象的敬意和祝福。

釋今壁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東莞人。俗姓溫。弱冠出世,習毗尼於鼎湖。聞天然禪師倡道雷峯,徒步歸之。禪師一見知爲法器,許以入室。清聖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與澹歸禪師同日付囑。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雲。未幾示寂。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四一有傳。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