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丹霞

此山先住人先住,今古還他長老知。 寶幾高臨嵐嶽靜,香幢繚繞海雲隨。 孤峯壁立霜天迥,萬壑晴陰鍾梵遲。 丹梯有路從登陟,撥草瞻風應爲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霞:地名。
  • 長老:對年高德劭的僧人之尊稱。
  • 寶幾:精美的几案。(「幾」讀音:jī)
  • 香幢:指香幡。
  • 嵐嶽:霧氣繚繞的山嶽。
  • :遙遠。
  • :山谷。
  • 鍾梵:寺院的鐘聲和誦經聲。
  • 丹梯:紅色的梯子。此處指山路。
  • 登陟:攀登。

翻譯

這座山究竟是先有住人還是此山先存在,這古今之事只有那年高德劭的長老知道。精美的几案高高地放置在那霧氣繚繞的山嶽之下顯得十分寧靜,香幡環繞飄動,似有海上的雲朵相隨。孤峯陡峭壁立,在霜天裏顯得格外遙遠,衆多山谷中或晴或陰,寺院的鐘聲和誦經聲緩緩傳來。有山路可以攀登上去,我撥開草叢,迎風而上,這又是爲了誰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丹霞山的景色和氛圍,表達了詩人對這座山的思考和感受。詩的開頭提出了一個關於山與人的存在先後的問題,增添了一絲神祕的色彩。接着,通過對寶幾、香幢、孤峯、壑谷、鍾梵等景物的描寫,展現出了丹霞山的寧靜、壯美和神祕。最後,詩人提及自己攀登山路的情景,或許也暗示了他在探索人生道路上的某種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將自然景色與哲學思考相結合,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釋今{艹黽}

明代詩僧,除數首詩作流傳外其他信息無考。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