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進之應舉用丙午韻

· 顧清
當年早識柯亭琯,今日初彈貢禹冠。 穠豔謝餘知果碩,冰霜歷盡見材難。 不妨官柳頻縈騎,自有天瓢爲染翰。 一樣風光鳳城裏,木犀偏耐晚秋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柯亭琯(guǎn):用柯亭竹製成的笛子,這裏比喻傑出的人才。「琯」,古代管樂器,用玉製成,像笛,六孔。
  • 貢禹冠:這裏指中舉後戴的帽子。
  • 穠(nóng)豔:指花朵繁盛豔麗。
  • 木犀:即桂花。

翻譯

早年就知曉能成爲傑出人才,今日才初次戴上中舉的帽子。 繁花凋謝後才知曉果實豐碩,歷經冰霜磨難才明白良材難得。 不妨讓官道旁的柳樹頻繁地縈繞着坐騎,自然有上天的瓢勺爲你提供墨汁來揮筆寫作。 在這繁華的鳳城有着同樣的風光,桂花偏偏能耐受晚秋的寒意供人觀賞。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高進之去應舉時所寫,表達了對他的讚美和祝福。首聯寫高進之早年就有才華,今日終於得以中舉。頷聯通過花朵凋謝後果實豐碩和歷經冰霜才知良材難得的比喻,說明高進之經過努力和磨鍊,終於取得成果。頸聯則鼓勵他在仕途上有所作爲,暗示他會得到上天的眷顧。尾聯以桂花耐晚秋之寒來比喻高進之的堅韌品質,同時也點明瞭應舉的時節。整首詩語言優美,寓意深刻,用多種意象來烘托主題,表現了作者對高進之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願。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