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七日有感

· 顧清
起望青山一浩歌,茫茫天意竟云何。 百年正惜流水短,雙鬢其如感慨多。 墨客有情悲素繭,陽侯無計挽頹波。 愁來轉覺漁郎好,白首煙江只釣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浩歌:大聲歌唱(浩:hào,大聲)
  • 雲何:說什麽;爲什麽
  • 墨客:文人(墨:mò)
  • 素繭:白色的蠶繭,這裡比喻潔白的紙張或詩人的詩作
  • 陽侯:古代傳說中的波濤之神(侯:hóu)
  • 頹波:曏下流的水勢,這裡比喻衰落的侷勢
  • 漁郎:打魚的年輕男子

繙譯

起身遠望青山,放聲高歌一曲,茫茫天意究竟是怎樣的呢? 人生百年,正惋惜如流水般短暫,雙鬢已白,心中的感慨實在太多。 文人墨客心中有情,爲自己如素繭般的詩作感到悲哀,波濤之神也無計可施,難以挽廻衰落的侷勢。 心中愁苦,轉而覺得漁郎真好,滿頭白發在菸江之上,衹願穿著蓑衣垂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和對世事的無奈。首聯通過遠望青山浩歌,抒發了對天意的迷茫和疑問。頷聯感慨人生短暫,時光匆匆,而自己的雙鬢已斑白,憂愁之情油然而生。頸聯中墨客悲歎自己的詩作,陽侯無力挽廻頹勢,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現實的無奈和悲哀。尾聯則以漁郎的自在生活爲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煩惱的厭倦和對甯靜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意境深沉,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傳達出詩人複襍的情感世界。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