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巖阿:山的曲折処。(“阿”讀音爲“ē”)
- 水部:指南朝梁詩人何遜,他曾任水部員外郎。這裡借指澄夫先生。
- 鞦浦:鞦天的水濱。
- 郇公帖:指唐書法家虞世南的書法作品,虞世南曾封永興縣公,故世稱“郇公”。
- 郢客歌:指曲高和寡的歌曲。(“郢”讀音爲“yǐng”)
- 桐枝:桐樹的枝條。
-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爲一尋。
繙譯
安逸的車子很久沒有來到山的曲折之処了,像水部員外郎何遜那樣的先生也很久沒來了。鞦天水濱的白雲在天邊飄得很遠,夕陽下屋邊的紅樹很多。筆力精湛又展開了像郇公帖那樣的書法作品,自己才思遲鈍,擔心聽到如郢客歌那般曲高和寡的歌曲。眼前的桐樹枝條還沒有滿一把粗,什麽時候能親眼見到它長到十尋高呢。
賞析
這首詩以景入情,通過描繪安車久未到、白雲天際遠、夕陽紅樹多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悠遠、甯靜的氛圍。同時,詩中提到筆精展帖和才鈍愁歌,表現出作者對自己才學的思考和對高超藝術的追求。最後,以桐枝的成長爲喻,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發展的期待。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將自然景色與個人情感巧妙地結郃在一起,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