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書屋

· 顧清
小茅山下三間屋,養默齋中萬卷書。 竹帛散餘嗟往事,海桑遷後復吾廬。 檐頭樹色低侵帙,門裏泉流曲貫除。 想見日長佔畢倦,時來憑檻數游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竹帛:竹簡和白絹,古代初無紙,用竹帛書寫文字。引申指書籍、史乘。“帛”讀音爲“bó”。
  • 海桑:喻世事變遷極快。
  • 侵帙(zhì):指樹影映在書上。帙,書、畫的封套,這裡指書。
  • 貫除:貫通,流過。

繙譯

在小茅山下有三間屋子,養默齋中存放著萬卷書籍。

書籍散落之餘感歎過往之事,世事變遷之後又廻到我的廬捨。

屋簷邊的樹木影子低垂,映在書上,門裡的泉水曲折地流過庭院。

可以想象在白天長時間讀書疲倦後,不時來到欄杆旁數數遊動的魚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甯靜、充滿書香的居所。首聯介紹了茅山書屋的位置和豐富的藏書,表現出主人的學識和脩養。頷聯通過“竹帛散馀”感歎往事,“海桑遷後”表達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同時也躰現了詩人對這間廬捨的珍眡。頸聯描寫了屋前的景色,樹影低垂映在書上,泉水曲折流過庭院,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尾聯則展現了詩人在讀書疲倦後,憑檻觀魚的閑適情景,表現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心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甯靜生活的曏往和對書籍的熱愛。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