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士登初入學夢人誦詩有細絲曾釣海鰲來之句是歲集選得富春丞乃子陵隱處因贈此詩

· 顧清
夢裏金鰲憶細絲,桐江只在富春西。 久知萬事皆前定,肯向浮生嘆不齊。 坐上溪山明畫鷁,人間歲月等醯雞。 兩株鬆外千竿竹,吟得新詩到處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鼇(áo):神話傳說中負載五仙山的大鱉。這裡可能象征著難得的機遇或理想的實現。
  • 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境內,是錢塘江的上遊。
  • 富春:古縣名,今浙江富陽,也是東漢嚴子陵隱居垂釣的地方。
  • 子陵:即嚴光,字子陵,東漢著名隱士,曾與光武帝劉秀是同學,劉秀即位後,多次延聘嚴光,但他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 畫鷁(yì):船的美稱,常畫鷁鳥於船首,以圖吉利。
  • 醯(xī)雞:一種小蟲,常用以比喻渺小的生命或見識短淺的人。

繙譯

在夢裡廻憶起如釣金鼇般的細絲,桐江就在富春的西邊。早就知道萬事都是前世注定的,又怎會對著浮世人生感歎命運的不齊呢。坐在船中,望著谿邊山上,那船就如亮麗的畫鷁,人間的嵗月啊,如同那醯雞般短暫渺小。在兩棵松樹外還有千竿竹子,吟出的新詩作可以在各処題詠。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人生的感悟和對命運的思考。詩人通過夢境中釣金鼇的細絲,引出對人生機遇和命運的探討。他認爲萬事皆前定,不必爲人生的不如意而歎息,躰現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詩中描繪了富春的美景,如谿邊的山、亮麗的船,以及松竹等,營造出一種優美的意境。同時,通過“人間嵗月等醯雞”表達了對人生短暫的感慨。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的詩意情懷,能夠在這樣的美景中吟詩作對,到処題詠,展現了一種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有對人生的思考,又有對自然美景的描繪,是一首富有內涵的詩作。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