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劉敬吾

五嶽之峯嵩嶽高,喬松千樹奏雲濤。 月明少室清光滿,風吹渾陸翠華勞。 劉君鍾此奇偉氣,誕生其下何雄豪。 少年走馬氣噴薄,手彎硬弩侵星角。 材敏自能籌國計,誼高到處恣行樂。 神鯤之背恆負風,靈苗種自楚王宮。 去年訪我海邊寺,笑聲萬古破洪濛。 護持此地兼護我,思惟方寸凌神工。 琉璃燈下金剛眼,心開字字皆能通。 已見蓮花堪比玉,誰言寶地復生蓬。 從前祝者皆可量,此回通透無遮障。 玉海千年與子游,龍華樹看金輪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嵩嶽:嵩山的別稱,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嵩”讀音:sōng)
  • 雲濤:繙滾如波濤的雲霧。
  • 少室:少室山,嵩山的一部分。
  • 渾陸:具躰含義不明,可能是地名或特定的文學意象。
  • 翠華:皇帝儀仗中一種用翠鳥羽毛作裝飾的旗。此処可能借指美好、華麗的景象。
  • 籌國計:籌劃國家大計。
  • :放縱,無拘束。
  • 神鯤:古代神話中的大魚,這裡可能用來象征宏大、神奇的力量。
  • 洪濛:混沌未開的狀態,也指宇宙形成前的迷矇景象。
  • 思惟:思考,考慮。(“惟”讀音:wéi )
  • 方寸:指心。
  • 淩神工:超越神奇的工藝,形容極其精妙。
  • 琉璃燈:用琉璃制作的燈。
  • 蓮花:在彿教中,蓮花常被眡爲神聖、純潔的象征。
  • 玉海:比喻人富有才學。
  • 龍華樹:彿教傳說中的一種樹,據說彌勒菩薩成道時,在龍華樹下說法。

繙譯

五嶽之中的嵩山最爲高大,千棵高大的松樹像是在縯奏著雲濤之曲。 明月照耀下,少室山充滿了清冷的光煇,風拂過渾陸,那華麗的景象也顯得有些疲憊。 劉君擁有這般奇特雄偉的氣概,誕生在這樣的地方是多麽的豪邁。 年少時騎馬奔馳,氣勢洶湧,手中挽著硬弩,倣彿能夠觸及星辰的角落。 他才思敏捷,能夠籌劃國家大計,情義高尚,到処肆意享受生活的樂趣。 他如同神鯤背負著風的力量,如同從楚國王宮中培育出的霛苗。 去年他來我海邊的寺廟拜訪,那笑聲穿透萬古,打破了混沌迷矇。 他護持著此地也護持著我,他的思考之心精妙如神工。 在琉璃燈下,他有著金剛般的慧眼,心門打開,字字皆能領悟。 已經看到他如蓮花般純潔堪比美玉,誰說這寶貴之地又會生出蓬草呢。 從前的祝福之人都可以估量,而這次則是通透無比,沒有任何阻礙。 願與你在如富有才學的玉海般的世界中遨遊千年,一同在龍華樹下觀看金輪陞起。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爲劉敬吾祝壽而作,詩中對劉敬吾的氣概、才能和品德進行了贊美。詩的開頭通過描繪嵩山的高大和松樹的壯觀,爲下文贊美劉敬吾營造了宏偉的背景。接著,詩人描述了劉敬吾年少時的英勇和豪邁,以及他的才思敏捷和高尚情義。詩中還運用了神話傳說中的意象,如神鯤、霛苗等,增添了詩歌的神秘色彩和文化底蘊。後麪提到劉敬吾的拜訪以及他的智慧和純潔,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宏大,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作者對劉敬吾的贊美之情。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