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天彝歸省

· 顧清
八年違故里,此別更懸心。 伎倆人看汝,承傳始自今。 羅囊知不帶,緗卷亦時尋。 勿忘臨行語,風來佇好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伎倆(jì liǎng):指技能、本領。 承傳:繼承和傳承。 羅囊:絲袋。 緗卷(xiāng juàn):淺黃色的書卷。

繙譯

離開故鄕已經八年了,這次分別更是讓人掛心。你的本領衆人都看著呢,傳承就從現在開始吧。我知道你不會帶絲袋,淺黃色的書卷也會時常尋找閲讀。不要忘記臨行前我對你說的話,儅風來的時候,期待能聽到好消息。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即將歸省的天彝的牽掛和期望。首聯中“八年違故裡”點明了時間的長久,“此別更懸心”則直接表達了詩人對分別的擔憂。頷聯強調了對天彝的期望,希望他能夠展現自己的本領,承擔起傳承的責任。頸聯通過描述羅囊和緗卷,暗示天彝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天彝的祝福,希望他能牢記臨行前的話語,等待著他傳來好消息。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潔,透露出詩人對親人的深切關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