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蒓(chún):多年生水草,浮在水麪,葉子橢圓形,開暗紅色花。嫩葉可以做湯菜。
- 菹(zū):酸菜,醃菜。
- 渴心生塵:形容盼望、思唸之情殷切,內心如矇塵般焦躁。
繙譯
那谿水邊的蒓菜連著紫色的絲,我思唸你已經很長時間了。這份思唸不在鞦風之前,也不在鞦風之後,始終存在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深思唸。詩中通過“谿蒓牽紫絲”這一形象的描寫,引出了對友人的思唸之情。“唸子良已久”直接表達了思唸的長久和深沉。而“不在鞦風前,不在鞦風後”則強調了這種思唸不受時間的限制,是一種持續的、永恒的情感。整首詩意境清新,情感真摯,用簡單的詞句傳達出了深厚的情誼。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寄阮廷言 》 —— [ 明 ] 顧清
- 《 泰和蕭生將赴臨汀驛留三日爲予寫真賦此爲贈 》 —— [ 明 ] 顧清
- 《 同年宋良佐巡按得代以書留別賦此寄贈 》 —— [ 明 ] 顧清
- 《 絅庵先生懸弧中夏而延客以初冬致賀誠後時矣而餘觴猶可掇也輒成四韻庸助笑言 》 —— [ 明 ] 顧清
- 《 許百戶從軍普安州至潞渚卒時其子魯從予遊賦此吊之 》 —— [ 明 ] 顧清
- 《 冬至朝賀 》 —— [ 明 ] 顧清
- 《 宮體四首次良金韻 》 —— [ 明 ] 顧清
- 《 覽竇氏迴文詩愛其音調古擬作六首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