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蓑衣(suō yī):用草或棕製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髯(rán):兩腮的鬍子,亦泛指鬍子。 扁舟(piān zhōu):小船。 冥(míng):昏暗。 金門:這裏指朝廷。 五彩暉:形容光輝燦爛。 朱衣:古代官員的服裝。 白簡:彈劾官員的奏章。 虞(yú):憂慮,擔心。 讒譏(chán jī):讒言譏諷。
翻譯
穿着蓑衣矇住雙肩,斗笠蓋住頭頂,捋着鬍鬚靠着魚竿,在深沉的暮色中靜坐垂釣。 小船所到之處便是我的家,不必擔憂風雪,哪怕天地昏暗。 朝廷上早晨陽光照耀,五彩光輝燦爛,身穿朱衣的官員前行,身後跟着呈上彈劾奏章的人。 彎着腰屏着氣,擔心被讒言譏諷,想問這位釣魚的老翁知不知道這些事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鄭節之在雪景中垂釣的描寫,展現了他的閒適與自在,同時又通過對朝廷中官員的描述,形成了一種對比。前兩句描繪了鄭節之在風雪中怡然自得的情景,體現了他對自由、寧靜生活的追求。後兩句則提及朝廷的景象,暗示了官場的複雜和險惡。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不同生活態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