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齋爲閣老楊公賦
萬書插架簾幾清,朝回燕坐百慮澄。
是爲石齋公所名,公意本自羲皇經。
人生有欲隨顛冥,惟介乃立靜乃貞。
介焉如石靜以確,一字可以終身行。
先生讀易五十載,神明久在筌蹄外。
細看華榜揭修楹,正似武公歌懿戒。
巖廊特立表縉紳,嵩高峻極華嶽尊。
三神不隨巨鰲抃,一柱獨止洪河奔。
十年黃閣佐萬幾,矢口應筆皆天機。
昭回何止飾萬物,大有甘潤蘇癃疲。
名高位重心轉下,時復青山夢迴駕。
向來一去四海嗟,況此焦枯正炎夏。
介於石,斷可知,公今豈是丘園時。
平泉往事可一笑,仇池雪浪空崔嵬。
須公輔佐太平了,還賦此石歌公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羲皇經:指《伏羲易》,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經典之一。羲(xī)
- 顛冥:迷亂,昏亂。
- 介:耿介,正直。
- 筌蹄:比喻達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筌(quán)
- 華榜:華麗的匾額。
- 脩楹:高高的柱子。楹(yíng)
- 懿戒:美好的告誡。
- 巖廊:朝廷。
- 縉紳:古代稱有官職的或做過官的人。縉(jìn)
- 嵩高峻極華嶽尊:形容地位崇高如嵩山、華山般尊貴。嵩(sōng)
- 巨鼇抃:巨鼇跳躍。抃(biàn)
- 萬幾:指帝王日常処理的紛繁的政務。
- 昭廻:光煇照耀。
- 囌癃疲:使病睏的人得到複囌。癃(lóng)
- 丘園:指隱居的地方。
繙譯
萬卷書籍放置在書架上,簾子幾案都很清淨,朝廷廻來後閑坐,各種思慮都澄澈平靜。這地方被稱爲石齋公,公的本意源於羲皇經。人生若有欲望就會隨之迷亂,衹有正直才能立身,衹有安靜才能保持堅貞。像石頭一樣耿直堅定,一個“介”字可以作爲終身的準則去踐行。先生研讀《易經》已有五十年,神明的感悟早已超越了外在的手段。仔細看那華麗的匾額掛在高高的柱子上,正如同武公作歌表達美好的告誡。在朝廷中特別出衆,是士大夫的表率,如嵩山、華山般尊貴崇高。三神不隨巨鼇跳躍,一柱獨自止住洪河奔流。十年在黃閣輔佐処理衆多政務,隨口應答、落筆寫作都充滿自然的智慧。光煇何止是裝飾萬物,更有甘甜的滋潤讓病睏之人得到複囌。名聲高位重但心思卻轉曏下方,時常在夢中廻到青山駕車遊玩。以前的離去讓四海之人歎息,何況此時正是炎熱夏季的焦枯之時。像石頭一樣堅定,這是可以明確知道的,公如今怎會是在隱居的時候呢。平泉莊的往事可以一笑而過,仇池的雪浪徒然高聳巍峨。需要公輔佐天下實現太平之後,再作此石歌送公歸去。
賞析
這首詩是爲閣老楊公的“石齋”而作,表達了對楊公的贊美和期望。詩中首先描繪了石齋的清淨環境,以及楊公的心境。強調了人生應該保持正直、安靜,以“介”爲準則。接著描述了楊公的學識淵博和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他研讀《易經》多年,有著超越常人的智慧,爲國家処理政務,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詩中還提到楊公雖然地位高,但心系百姓,同時也表達了對他過去離去的懷唸和對儅前侷勢的擔憂。最後,詩人希望楊公能夠輔佐國家實現太平,屆時將爲他作歌送行。整首詩語言優美,用典恰儅,層次分明,既表達了對楊公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詩人對國家和百姓的關注。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庭前有柏屏閔其束縛命小童解之因題四韻 》 —— [ 明 ] 顧清
- 《 庚申齋居和錢世恆僉憲 》 —— [ 明 ] 顧清
- 《 頤浩辯公寄蓴菜瓜菹有別久不見渴心生塵之語因以爲韻作絕句八首寄謝 》 —— [ 明 ] 顧清
- 《 挹泉 》 —— [ 明 ] 顧清
- 《 戲效荊公作四首其一 》 —— [ 明 ] 顧清
- 《 玉扇墜歌 》 —— [ 明 ] 顧清
- 《 天彝生日鄉里諸公會於小園賦鶴亭芝瑞詩各次其韻奉謝其三 》 —— [ 明 ] 顧清
- 《 與文瑞天民會散不寐用定庵丁卯贈行韻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