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溪書屋爲金
西川山水天下奇,綿州更好芙蓉溪。
溪流百里到城下,上有茅屋臨清漪。
長鬆蔭門白日靜,密竹繞宅青春遲。
屋中舊書幾千卷,一一牙籤分架垂。
主人家本東州彥,衣冠世澤聞邦畿。
高門大字榜孝子,亦有梅屋工文辭。
柯條遠布極萬里,書香一脈猶連支。
功名奕葉到孫子,蘭臺石室爭峨巍。
天機雲錦出桑薴,清廟簠簋資耕犁。
丹青數尺小齋裏,尚想清夜聞吾伊。
平橋曲渚往復回,林亭水閣相因依。
扁舟泊岸何所待,溪風颯颯吹人衣。
溪風吹衣人未歸,鈞天須人運璿璣。
江湖廊廟本異處,軒冕山林非一時。
惟有芙蓉最相憶,開花長滿屋東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綿州:在今四川綿陽地區。(綿:mián)
- 清漪:清澈的水波。(漪:yī)
- 東州彥:指才德出衆的人。
- 邦畿:古代指天子所在的京城及周圍地區,後泛指國境疆域。(畿:jī)
- 簠簋(fǔ guǐ):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
- 吾伊:讀書聲。
- 璿璣(xuán jī):古代測天文的儀器,也指北斗星。
- 鈞天:天的中央,傳說中天帝住的地方。
翻譯
西川的山水天下稱奇,綿州的芙蓉溪更是美好。 溪水奔流百里來到城下,上面有座茅屋臨近清澈的水波。 高大的松樹遮蔽着屋門,白日裏十分寧靜,茂密的竹林環繞着住宅,春天似乎來得晚了些。 屋中存有舊書幾千卷,每一卷都用牙籤分別掛在架子上。 主人家原本是東州的才俊,世代爲官的恩澤在京城及周圍地區都聞名。 高大的門上掛着寫有「孝子」的大字匾額,也有精於文辭的「梅屋」。 家族的福澤如樹枝般遠布萬里,書香一脈如同枝幹相連。 功名連續傳到子孫後代,他們在蘭臺石室中爭比高大巍峨。 精妙的文章如同從桑苧中織出的雲錦,正如清廟中的簠簋需要依靠耕種來提供。 在幾尺大的小齋裏有丹青畫作,還能想象到在清靜的夜晚聽到讀書聲。 平橋曲渚來來回回,林亭水閣相互依傍。 小船停在岸邊在等待着什麼,溪風颯颯吹拂着人的衣裳。 溪風吹着衣裳,人還未歸來,天帝需要人去運轉北斗星。 江湖和朝廷本來就是不同的地方,官位和山林之樂也不是同一時刻能擁有的。 只有芙蓉花最讓人思念,在屋東籬下開滿了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蓉溪書屋的美景以及主人家的家世和文化傳承。詩中先寫蓉溪的山水之奇,再寫書屋的環境清幽,書多且整理有序。接着敘述主人家的顯赫家世和良好的文化底蘊,強調了家族的榮譽和傳承。詩中還提到了功名、文章、丹青等,展現了主人家的多方面才華和成就。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芙蓉花的喜愛和對自然的讚美,以及對人生的一些思考,認爲江湖和廊廟是不同的處境,軒冕和山林的樂趣也不能同時擁有。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富有文化內涵,將自然景觀、家族榮譽、文化傳承和人生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豐富的審美感受。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淑人生日奠柩前仍用乙亥歲韻 》 —— [ 明 ] 顧清
- 《 次韻石東滹都憲詠臺中松竹二首 》 —— [ 明 ] 顧清
- 《 陳都閫汝玉以思親冊求題久未有以復也二月君提兵過江賦此爲別佇聞捷音把筆以俟 》 —— [ 明 ] 顧清
- 《 五月十四日遣悶 》 —— [ 明 ] 顧清
- 《 嬰醫王舜規有母服持榮壽堂卷索題書此以吊 》 —— [ 明 ] 顧清
- 《 送任希賢分教雲和 》 —— [ 明 ] 顧清
- 《 題畫馬 》 —— [ 明 ] 顧清
- 《 莊舜舉自京學出教平原予隨計時嘗止宿其地客途風景宛在目中懷昔感今斐然有作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