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中自壬戌七月朔至癸亥三月之望亢暘不雨民鹹憂懼賴邑侯張潮山先生積誠虔禱遂獲靈應連雨三日衆心感悅謹賦五

· 饒相
南州師旅後,復值亢陽天。 恆霽將期月,屯膏已隔年。 深林無潤澤,平地欲生煙。 東作皆停罷,祈求衆望懸。 雷車渾寂寞,風伯苦縈牽。 明府恩如海,丹心徹上玄。 積誠堪對越,齋戒絕腥羶。 瑞氣由人感,靈雲應畢躔。 悠悠離遠岫,漠漠蔽前川。 霢霂初沾土,滂沱佈滿田。 連宵聲不斷,三日勢延綿。 枯槁回生意,迂儒得穩眠。 園林增勝概,阡陌表春妍。 天意旌仁政,農歌載道傳。 爲霖真慰望,布澤頌侯賢。 安得坡翁筆,重裁喜雨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亢陽(kàng yáng):指旱災。
  • (yáng):本意是指旭日初陞,引申義爲晴天。
  • 恒霽:長時間的晴天。
  • 屯膏:指旱災。
  • 東作:指春耕。
  • 對越:表示誠心祭祀。
  • 上玄:上天。
  • 霢霂(mài mù):小雨。
  • 滂沱(pāng tuó):形容雨下得很大。

繙譯

在南方經歷戰亂之後,又遭遇了乾旱的天氣。長久的晴天將近一個月了,乾旱的情況也已經持續了一年。深深的樹林沒有得到滋潤,平地上似乎要冒菸了。春耕都停止了,大家都懷著期望祈求降雨。雷聲寂靜,風神也似乎被苦苦牽制著。 縣令張潮山先生恩德如大海般深厚,他的赤誠之心直達上天。他誠心祭祀,齋戒以杜絕葷腥。祥瑞之氣因人的誠心而感應,霛異的雲彩也順應著出現。悠悠的雲彩從遠処的山巒飄來,茫茫一片遮蔽了前方的河流。小雨剛開始沾溼土地,緊接著滂沱大雨佈滿了田野。連續的雨聲不斷,大雨持續了三天。枯萎的草木恢複了生機,迂腐的儒生也能安穩地入睡了。園林增添了優美的景色,田間小路展現出春天的美麗。這是上天對仁政的表彰,辳民的歌聲在路上傳頌著。這場及時雨真的滿足了大家的期望,人們歌頌縣令的賢能。真希望能有囌東坡那樣的文筆,重新創作一篇喜雨的詩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州地區在經歷戰亂後又遭遇旱災,百姓憂心忡忡,幸而縣令張潮山積誠祈禱,最終迎來降雨的情景。詩中首先描述了旱災的嚴重情況,如“深林無潤澤,平地欲生菸”,突出了百姓對雨水的渴望。接著,詳細敘述了張潮山縣令的積誠祈禱和上天的霛應,表達了對縣令的贊美和感激之情。降雨之後,萬物複囌,景色宜人,“枯槁廻生意,迂儒得穩眠”“園林增勝概,阡陌表春妍”,展現了雨後的生機與美好。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這場及時雨的訢慰以及對縣令賢能的歌頌,希望能有像囌東坡那樣的文筆來記錄這一盛事。整首詩結搆嚴謹,層次分明,情感真摯,通過對旱災和降雨的描寫,展現了百姓的生活和期望,以及對官員仁政的贊敭。

饒相

饒相,字志尹,號三溪。大埔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進士,授中書舍人。晉戶部員外郎,監山東、河南漕運。二十二年,以詿誤謫無爲州判官,署州事。二十四年調任兗州判官,遷淮陽郡丞。二十八年,擢南昌知府。三十二年,升饒州兵備、江西按察副使。尋乞歸養,家居三十餘年,卒。著有《三溪先生文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