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毗(pí)陵:今江蘇省常州市。
- 陸相:指南朝齊梁間的名相陸慧曉,以才學和品德著稱,這裏借指孫君能。
- 聲華:聲譽和榮耀。
- 繼武:原指足跡相接,喻指繼續前人的事業,此處指繼承老師的學業。
- 灤(luán)江:河流名,這裏指代北方地區。
- 鴻陣:鴻雁飛行時的隊列,比喻赴試者的隊伍。
- 阿閣:四面都有檐溜的樓閣。
- 鳳翎:鳳凰的羽毛,象徵着傑出的人才。
- 鵠袍:科舉應試考中之人所穿的服裝,這裏指功成名就。
- 柳衫:普通的衣衫,此處象徵着平凡的生活。
翻譯
東南地區的傑出人才以毗陵爲重,孫君能的聲譽和才華在朝廷中引起震動。我這個作爲老師的老生慚愧自己不能很好地繼承前人的事業,好在膝前的孫子能夠理解並傳承經典。在灤江地區,樹葉飄落催促着赴試的人們前行,在高閣之上,天風吹來讓人想象到傑出人才如鳳凰之羽般閃耀。希望將來有機會談論今日之事,那時功成名就的服飾怎能比得上現在這平凡的柳衫所帶來的自在呢?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顧清送孫君能科舉下第後南歸的作品。詩的首聯讚揚了孫君能的才學和聲譽,強調了他在東南地區的重要地位。頷聯則從老師的角度,表達了對自己未能更好地傳承學業的遺憾,同時對孫君能的孫子能夠傳承經典表示欣慰。頸聯通過對灤江和阿閣的描繪,烘托出科舉考試的氛圍和對傑出人才的期待。尾聯則表達了對未來的期望,認爲功成名就後的榮耀或許不如現在平凡生活中的自在。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孫君能的肯定和鼓勵,也流露出對人生的一種思考和感悟。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喬時章除瑞安侯訓導侯實慈壽宮弟時章內翰師召子也 》 —— [ 明 ] 顧清
- 《 和師邵春日登慈恩寺鏡光閣及歸途即事 》 —— [ 明 ] 顧清
- 《 奉餞定庵張先生之南臺 》 —— [ 明 ] 顧清
- 《 次韻高頤元 》 —— [ 明 ] 顧清
- 《 樗老楊翁輓詩 》 —— [ 明 ] 顧清
- 《 昔司空表聖辭官後預營冢壙與賓客同遊世傳以爲達予葬淑人迫於歲暮功雖未訖而規制定矣營度往還得絕句十二首目 》 —— [ 明 ] 顧清
- 《 有草名雁來紅者莖葉如雞冠而無花得霜紅甚俗呼老少年或畫以貽樗翁良德南夫因賦以爲壽予亦繼作 》 —— [ 明 ] 顧清
- 《 五月八日書事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