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樗(chū):臭椿樹,常用來比喻無用之材,多用於自謙之辭。
- 青瑣: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花紋,借指宮廷。
- 太史:史官。
- 春秋志:記載歷史的著作,這裏指楊翁的著述。
- 中臺:古代官署名,在漢代尚書檯在宮廷之中,稱爲中颱。這裏代指朝廷。
- 琬琰(wǎn yǎn):本義指美玉,這裏指美好的品德或文章。
- 鐫(juān):雕刻。
翻譯
道理是因爲沒有刻意追求而自然領悟的,才能是因爲不被過度使用而得以保全。你看那宮廷的顯貴,而他自身直到白頭之年。他有着像史官撰寫春秋般的志向,在朝廷中留下如美玉般鐫刻的品德與文章。他的新墳僅有四尺高,但佳氣每天都在蒼茫之間升騰。
賞析
這首詩是對楊翁的輓詩,表達了對他的緬懷和評價。詩的首聯表達了一種對人生的領悟,認爲無心而爲和不過度使用才能,反而能使道心得以領悟,才能得以保全,這體現了一種道家的思想。頷聯通過對比宮廷的顯貴和楊翁的白頭之年,暗示楊翁可能沒有追求功名利祿,而是有着自己獨特的人生追求。頸聯讚揚了楊翁的志向和他在朝廷中所留下的美好品德與文章,將其比作史官的春秋志和美玉般的鐫刻,高度評價了他的貢獻和價值。尾聯描繪了楊翁新墳的情景,雖然墳僅四尺高,但卻有着蒼茫的佳氣,暗示着他的精神和影響依然存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沉,通過對楊翁的讚美和懷念,表達了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顧清的其他作品
- 《 葺舊居有感 》 —— [ 明 ] 顧清
- 《 敬亭和賞菊聯句至十月未已次韻奉謔且爲芍藥尋盟二首 》 —— [ 明 ] 顧清
- 《 次韻石東滹都憲詠臺中松竹二首 》 —— [ 明 ] 顧清
- 《 春試鎖院日聞刑部奏舉邵郎中天衢任方面衆許作詩送行已而得福建按察副使 》 —— [ 明 ] 顧清
- 《 頤浩辯公寄蓴菜瓜菹有別久不見渴心生塵之語因以爲韻作絕句八首寄謝 》 —— [ 明 ] 顧清
- 《 元夕未齋席上次趙類庵韻 》 —— [ 明 ] 顧清
- 《 東亭之東有叢竹竹外有鬆望之翳如也三江移竹於北牆而分其半植之南軒各賦一詩因次其韻 》 —— [ 明 ] 顧清
- 《 海虞施君精地理卜筮之學別予南去約以高秋會於雲間走筆有贈 》 —— [ 明 ] 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