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疇宮諭登第予同考春闈今年又得其子彥式魁省試伯疇可謂不亡而予亦與有榮矣彥式告歸逆婦俯仰慨然賦此爲贈

· 顧清
兩入南宮二十年,慣看鵬鶚上雲天。 一經不忝玄成後,片玉還留大宋先。 瀛海木天虛夜直,彩屏紅燭待春筵。 經綸事業今方始,未學相如駟馬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南宮:本爲南方列宿,借指尚書省。後又用以借指禮部會試,此處指會試。
  • 鵬鶚(è):泛指能高舉遠飛的鳥,常比喻奮發有爲的人。
  • 一經:指儒家的某一種經典。
  • 忝(tiǎn):辱,有愧於,常用作謙詞。
  • 玄成:指韋玄成,西漢丞相韋賢之子,以明經擢爲諫大夫,後爲丞相。此處以玄成比伯疇之子彥式。
  • 片玉:比喻美好的詩文。
  • 大宋:此處指宋代某一大家或大家的詩文,用以指代在文學方面的傑出成就。
  • 瀛海:大海。
  • 木天:指翰林院,古人認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裏指進入翰林院任職。
  • 夜直:官吏夜間值班。
  • 相如:指司馬相如,漢代文學家,善作賦,曾以一篇《上林賦》得到漢武帝的賞識。
  • 駟馬旋:乘着駟馬高車迴歸,表示榮耀顯達後歸鄉。

翻譯

兩次進入會試考場已經過去二十年了,我習慣看到奮發有爲的人才高飛雲天。你繼承父業,通過經典的學習取得成就,還留下了如美玉般的詩文,堪爲典範。在那大海邊的翰林院,你將在夜間值班,家中的彩屏紅燭正等待着爲你舉辦春日的喜宴。治理國家的事業如今纔剛剛開始,不要學司馬相如那樣在榮耀顯達後就急着歸鄉。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顧清爲祝賀伯疇之子彥式在省試中奪魁而作。詩的開頭兩句,詩人回顧自己兩次參與會試的經歷,同時也表達了對人才輩出的欣慰之情。接下來的兩句,讚揚了彥式的才華和成就,認爲他繼承了父親的優秀品質,在文學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現。「瀛海木天虛夜直,彩屏紅燭待春筵」這兩句,想象了彥式未來在翰林院的工作以及家中爲他準備的慶祝喜宴,充滿了對他未來的美好期待。最後兩句,詩人鼓勵彥式要以事業爲重,不要急於追求個人的榮耀和顯達。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表達了對彥式的祝賀,又對他寄予了厚望,語言簡練,意境開闊。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