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作詩所用的韻來和詩。
- 竺隱和尚:一位僧人。
- 朝京:到京城去。
- 宣室問:漢代賈誼曾在宣室被漢文帝詢問鬼神之事,後泛指帝王問詢。這裏指受到皇帝的問詢。
- 紫宸朝:宮殿名,唐時爲皇帝聽政之所,後泛指皇宮朝堂。
- 黃道:原指太陽在天空中運行的軌道,這裏比喻佛法的光明正道。
- 赤霄:佈滿紅霞的天空,借指天空。
- 大火:星宿名,即心宿,每年夏曆五月的黃昏,大火星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六月以後,就漸漸偏西,這時暑氣開始減退。這裏指心宿西移,表明秋季來臨。
- 懶瓚:即唐代高僧懶殘和尚,性懶而食殘,號懶殘。曾隱居衡山,唐德宗派人召其入京,他堅決推辭。
- 霍嫖姚:指西漢名將霍去病,曾多次征戰匈奴,戰功赫赫。此處代指戰功卓著的將領。
翻譯
接受皇帝的徵召一同承擔起在宣室被問詢的責任,回到山中就一同結束在紫宸殿的朝會。 發誓要扶持佛法在世間如太陽運行在黃道上般弘揚,怎敢奢望皇恩從天空降臨。 長江向東流去波濤愈發兇險,大火星向西流動氣勢仍然驕橫。 回去後自己期望能像唐時的懶瓚和尚一樣,將功名全都交付給像霍嫖姚那樣的將領。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複雜的情感。詩的前兩句描述了作者接受皇帝徵召去京城以及歸來的情景,體現了他對朝廷的責任和對官場的參與。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弘揚佛法的決心和對皇恩的態度,既有堅定的信念,又有一定的敬畏。「長江東去濤逾險,大火西流氣尚驕」這兩句通過描繪長江的波濤和大火星的移動,暗示了世事的變化和不穩定。最後兩句,作者表示希望能像懶瓚和尚一樣追求自在的生活,將功名交付給他人,反映了他對功名利祿的一種超脫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用典恰當,表現了作者在官場和出世之間的矛盾心理,以及對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