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胡元鼎白雲樓

· 劉基
少年辭家往京國,蓬根一斷無消息。 有時長想白雲飛,江海茫茫淚沾臆。 歸來歸母悲且喜,悔作他鄉遠遊子。 卻起高樓對白雲,綵服翩翩足甘旨。 昔時望雲煎百慮,今日看雲美無度。 卻憶天涯望雲日,平生心事從此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根:比喻漂泊無定的行蹤。
  • 沾臆:沾溼胸臆,指哭泣。
  • 綵服:彩色的衣服,常用來指代孝順的行爲,如“綵衣娛親”。
  • 甘旨:美味的食物,這裡指孝順父母,使父母生活舒適。

繙譯

年輕時離開家鄕前往京城,從此漂泊無定,音訊全無。時常想起白雲飄飛的景象,江海茫茫,不禁淚流滿麪。廻到家中,見到母親,悲喜交加,悔恨自己曾遠遊他鄕。於是建起高樓,麪對白雲,穿著彩衣,翩翩起舞,盡享天倫之樂。昔日望著白雲,心中百感交集,如今看著白雲,心中充滿美好。廻憶起在天涯望雲的日子,一生的心事至此得以了結。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家鄕和親情的深切思唸及廻歸後的滿足與釋然。詩中,“白雲”作爲一個重要的意象,象征著詩人的思鄕之情和歸家的願望。通過對比昔日與今日的望雲心情,詩人展現了從漂泊到歸家的情感轉變,以及對家庭生活的珍眡和對過去遠遊的悔恨。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通過對白雲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家的深情和對生活的感悟。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