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

· 劉基
雨瀟瀟,風嫋嫋,柔夢相牽,不覺春窗曉。雁到衡陽回去了,鏡裏離鶯,獨對琴臺老。 楚天長,秦樹杳,山蹙愁眉,江學回腸繞。滿地蒼煙連碧草,弱水三千,人隔蓬萊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瀟瀟:形容風雨急驟。
  • 嫋嫋:形容風輕柔而連續不斷。
  • 柔夢:溫柔的夢境。
  • 衡陽:地名,位於湖南省,古代有「雁不過衡陽」之說,意指雁南飛至此不再南飛。
  • 離鶯:離羣的鶯鳥,比喻孤獨的人。
  • 琴臺:彈琴的地方,這裏指孤獨的人彈琴自娛。
  • 楚天: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
  • 秦樹:秦地的樹木,泛指北方。
  • 山蹙愁眉:形容山巒起伏,如同皺起的愁眉。
  • 迴腸:形容江河曲折,如同迴旋的腸子。
  • 弱水三千:比喻水流湍急,難以渡過。
  • 蓬萊島:神話中的仙島,比喻遙不可及的地方。

翻譯

雨聲急驟,風輕柔而連續,溫柔的夢境牽引着我,不知不覺中春日的窗戶已透出晨光。大雁飛到衡陽便返回了,我在鏡中獨自面對着離羣的鶯鳥,孤獨地在琴臺上老去。

楚地的天空遼闊,秦地的樹木遙遠,山巒起伏如同皺起的愁眉,江河曲折如同迴旋的腸子。滿地的蒼煙與碧草相連,弱水三千,湍急難渡,我與你被隔在遙不可及的蓬萊仙島。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日清晨的景象,通過風雨、夢境、雁歸等元素,表達了深深的孤獨與思念。詩中「柔夢相牽」與「獨對琴臺老」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內心的孤寂。後半部分通過對楚天、秦樹、山川的描繪,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無法相見的無奈與愁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