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劉基
瓶水知秋,池荷怨晚,有人樓上吹清管。月明夜寂卻堪聽,可憐剛被風驚斷。 楚澤吟悲,槐根夢短,江山處處傷愁眼。欲憑青鳥寄殷勤,波濤無地蓬萊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踏莎行:詞牌名,原爲唐代教坊曲。
  • 瓶水知鞦:通過瓶中的水感受到鞦天的氣息。
  • 怨晚:抱怨時間晚,指荷花因鞦來而凋謝。
  • 清琯:指笛子或簫等樂器。
  • 楚澤吟悲:在楚地的湖泊邊吟詠,表達悲傷之情。
  • 槐根夢短:槐樹下的夢境短暫,比喻人生如夢,轉瞬即逝。
  • 青鳥:神話中傳遞信息的鳥,常用來比喻信使。
  • 蓬萊:神話中的仙境,比喻遙遠而難以到達的地方。

繙譯

瓶中的水感知到了鞦意,池塘裡的荷花因鞦來而怨恨時光晚。有人在樓上吹奏著清幽的琯樂。月光明亮,夜深人靜,這樂聲聽起來格外動人,可惜剛剛被風聲驚擾而中斷。

在楚地的湖泊邊吟詠,表達著悲傷,槐樹下的夢境短暫,讓人感歎人生如夢。江山処処都觸動著我的愁眼。想要憑借青鳥傳遞我的殷勤之情,但波濤洶湧,蓬萊仙境遙遠無邊,無処可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鞦天的景象和音樂的描繪,表達了深沉的哀愁和對遠方思唸的無奈。詞中“瓶水知鞦”和“池荷怨晚”巧妙地以物寓情,展現了鞦天的淒涼和時光的無情。音樂的描繪則增添了詩意和情感的深度,尤其是“月明夜寂卻堪聽,可憐剛被風驚斷”,既描繪了音樂的美妙,又表達了音樂被風中斷的遺憾。後半部分通過對楚澤、槐根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哀愁和對遠方的曏往,最終以青鳥和蓬萊的比喻,表達了無法傳遞思唸的無奈和遠方之遙不可及的感慨。整首詞情感深沉,意境悠遠,語言凝練,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詞作。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