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寺

何年絕壁啓禪關,一線清溪萬仞山。 紺殿接雲棲福地,玉泉流水到人寰。 石臺高傍飛霞外,古洞深懸落照間。 昏黑上頭吾欲到,便尋仙子和歌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紺殿(gàn diàn):指寺廟,因其多爲青色,故稱紺殿。
  • 人寰(rén huán):人間,人世。
  • 石臺:指山上的平臺或石制的臺階。
  • 飛霞:指天空中飛舞的雲霞。
  • 古洞:指古老的洞穴。
  • 落照:夕陽的餘暉。
  • 昏黑:昏暗,天色暗淡。
  • 仙子:神話中的仙女,這裏指山中的隱士或道士。

翻譯

不知是哪一年在這絕壁上開啓了禪寺的大門,一條清澈的溪流穿過萬丈高山。 青色的寺廟與雲端相接,是人們祈求福祉的地方,玉泉般的水流從這裏流向人間。 石臺高聳在飛舞的霞光之外,古老的洞穴深藏在夕陽的餘暉之間。 天色漸暗,我渴望攀登到山頂,然後尋找山中的仙人一同歌唱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而神祕的山寺景象。通過「絕壁」、「清溪」、「萬仞山」等自然元素的描繪,展現了山寺的險峻與幽深。詩中「紺殿接雲」、「玉泉流水」等句,又賦予了山寺一種超脫塵世的仙境氣息。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山中隱逸生活的嚮往,以及與仙人共遊的願望,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超脫生活的深刻感悟。

劉克正

劉克正,字懋一,號海樵。番禺人,從化籍。格長子。明穆宗隆慶五年(一五七一)進士。官翰林院檢討。年甫三十七而卒。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〇有傳。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