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歸養
朝上北闕書,暮登南歸途。朝陽無意逐鳴鳳,私情但願爲慈烏。
軒車百輛,清酒百壺。彼何人斯,中朝大夫。送爾孝子還姑蘇。
君王今日恩,上如天覆,下如地鋪。生死肉骨蘇焦枯。
升堂母子重相見,一家拜舞齊山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大臣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的地方。
- 南歸途:指向南迴家的路。
- 朝陽:比喻君王的恩澤。
- 鳴鳳:比喻賢臣。
- 慈烏:比喻孝子。
- 軒車:古代一種有帷幕而前頂較高的車。
- 清酒:祭祀或宴飲時用的酒。
- 中朝大夫:在朝廷中擔任要職的官員。
- 天覆、地鋪:比喻君王的恩澤廣大無邊。
- 生死肉骨:形容恩澤深厚,能使死者復生,白骨長肉。
- 蘇焦枯:使枯萎的草木復甦。
- 山呼:形容歡呼聲如山嶽般高。
翻譯
早晨向北闕上書,傍晚便踏上南歸的路途。君王的恩澤無意追逐賢臣,只願私情化爲孝子。有百輛軒車,百壺清酒。那是誰呢?是朝廷中的大夫。送你這位孝子返回姑蘇。
君王的恩情,上如天空覆蓋,下如大地鋪展。深厚的恩澤能使死者復生,白骨長肉,使枯萎的草木復甦。升堂之後,母子得以重逢,一家人拜舞歡呼,聲如山嶽般高。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孝子在君王的恩澤下得以歸家與母親團聚的情景。詩中通過「北闕書」與「南歸途」的對比,展現了孝子對家國的忠誠與對母親的深情。君王的恩澤被比喻爲「天覆」、「地鋪」,形象地表達了其廣大無邊。最後,母子重逢的場景溫馨而感人,體現了家庭和睦與孝道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