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

客從遠方來,遺我綠綺琴。 拂拭青玉案,因之理素心。 初作飛龍引,再彈樑甫吟。 四座同歡聽,豈無山水音。 忽聽鍾子期,悽斷淚沾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綠綺琴:古代名琴之一,這裏指珍貴的琴。
  • 拂拭:輕輕地擦去灰塵。
  • 青玉案:用青玉製成的几案,這裏指精美的琴桌。
  • 理素心:調整琴絃,準備彈奏。
  • 飛龍引:古琴曲名,這裏指彈奏的曲目。
  • 梁甫吟:古琴曲名,這裏指彈奏的曲目。
  • 山水音:指琴聲中蘊含的自然山水之音。
  • 鍾子期:古代著名的琴師,這裏指聽到琴聲的人。
  • 悽斷:形容琴聲淒涼而斷續。

翻譯

客人從遠方來到這裏,送給我一把珍貴的綠綺琴。我輕輕地擦去琴上的灰塵,放在精美的青玉案上,準備彈奏。首先彈奏了《飛龍引》,接着是《梁甫吟》。四座的人都一同歡樂地聆聽,難道沒有感受到琴聲中蘊含的自然山水之音嗎?突然間,我聽到了鍾子期的琴聲,那淒涼而斷續的旋律讓我感動得淚流滿面,淚水沾溼了我的衣襟。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位客人贈送綠綺琴並彈奏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音樂的熱愛和對遠方客人的感激之情。詩中,「綠綺琴」、「青玉案」等詞語描繪了琴的珍貴和彈奏環境的優雅,而「飛龍引」、「梁甫吟」則展現了琴聲的美妙和多樣性。最後,通過「鍾子期」的琴聲,作者表達了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感動,以及對遠方客人的深情厚誼。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劉克修

劉克修,字少己,號粵愚。番禺人,從化籍。格次子。明神宗萬曆十年(一五八二)舉人。除連江教諭,歷仕海州知州。清雍正《從化縣新志》、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有傳。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