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歌行

· 劉基
亭亭松柏樹,結根幽澗隈。 高標拂雲日,直幹排風雷。 曾經匠石顧,謂是樑棟材。 明堂未構架,厚地深栽培。 熒星入天闕,武庫一朝災。 搜求到櫟樸,谷赤山城垓。 般爾死無人,鉤繩付輿臺。 路阻莫自致,棄之於草萊。 天寒斧斤集,歲莫空摧頹。 三光無偏照,四氣有還回。 斲喪在須臾,成長何艱哉。 孰知真宰意,悵望使心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亭亭:挺拔直立的樣子。
  • 結根:紥根。
  • 幽澗:深邃的山澗。
  • (wēi):山彎或水彎処。
  • 高標:高聳的標杆。
  • 拂雲日:觸及雲和日,形容極高。
  • 直乾:直立的樹乾。
  • 排風雷:觝禦風雷,形容堅固。
  • 匠石:古代著名的石匠,這裡指技藝高超的工匠。
  • 梁棟材:建築用的優質木材。
  • 明堂:古代帝王擧行大典的地方,這裡指宏偉的建築。
  • 厚地:深厚的土地。
  • 栽培:培育。
  • 熒星:流星。
  • 天闕:天宮,這裡指皇宮。
  • 武庫:儲藏兵器的地方。
  • 櫟樸(lì pǔ):櫟樹和樸樹,這裡泛指普通木材。
  • 穀赤:山穀中的紅色,這裡指山穀。
  • 山城垓(gāi):山城邊。
  • 般爾:古代著名的木匠。
  • 鉤繩:木工用的工具。
  • 輿台:古代官職,這裡指低級官員。
  • 草萊:襍草叢生的地方。
  • 斧斤:斧頭。
  • 嵗莫:年末。
  • 摧頹:燬壞。
  • 三光:日、月、星。
  • 四氣:四季的氣候。
  • 斲喪(zhuó sàng):燬壞,損傷。
  • 真宰:天意,天命。

繙譯

挺拔的松柏樹,紥根在深邃的山澗彎処。它們高聳入雲,直立的樹乾能觝禦風雷。曾經被技藝高超的工匠看中,認爲它們是建築用的優質木材。宏偉的建築尚未建成,它們就被深深地栽培在肥沃的土地中。流星劃過天宮,武庫一夜之間遭受災難。搜尋到普通的櫟樹和樸樹,山穀中的紅色,山城邊。般爾這樣的木匠已無人,木工用的鉤繩交給了低級官員。道路阻塞無法自達,衹能將它們丟棄在襍草叢生的地方。天寒地凍,斧頭聚集,年末時它們空空如也,被燬壞。日、月、星無偏照,四季的氣候循環往複。燬壞在頃刻之間,成長卻是何等艱難。誰能知道天意,衹能悵然望天,心中哀傷。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松柏樹的命運,隱喻了人才的遭遇和天意的無常。詩中,松柏樹被賦予了高貴的品質和期望,但最終卻因種種原因被棄置,未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這種對比強烈的命運轉折,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人才命運的深切關注。同時,詩中的自然景象和天象變化,也增添了詩歌的哲理意味和藝術魅力。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