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興

· 劉基
大火沒西南,晝短宵巳長。 志士鬱慷慨,老年怨淒涼。 蕭蕭草蟲鳴,肅肅蒼隼揚。 物情各有定,人意苦不常。 信步陟崇丘,流目睇康莊。 寧爲款段駑,勿作騏驥良。 款段駕鼓車,道里有限量。 騏驥被重甲,力盡百戰場。 死骨賣千金,雖貴亦何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火:指心宿二,又稱商星,是夏季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之一。
  • :沉沒,指星星落下的意思。
  • 西南:方位詞,指西南方。
  • 晝短宵巳長:白晝變短,夜晚變長,指季節由夏入鞦。
  • 志士:有遠大志曏的人。
  • 鬱慷慨:心情沉重而激昂。
  • 老年:年老的人。
  • 怨淒涼:感到孤獨和悲傷。
  • 蕭蕭:形容風聲或草木搖動的聲音。
  • 草蟲:草地中的崑蟲。
  • :鳴叫。
  • 肅肅:形容風聲或鳥飛的聲音。
  • 蒼隼:一種猛禽,即鷹。
  • :飛翔。
  • 物情:事物的本性或狀態。
  • :固定的,不變的。
  • 人意:人的意志或願望。
  • 苦不常:難以持久或變化無常。
  • 信步:隨意地走。
  • :登,上陞。
  • 崇丘:高丘,高坡。
  • 流目:目光流動,四処觀看。
  • :看,望。
  • 康莊:寬濶平坦的大道。
  • 甯爲:甯願成爲。
  • 款段:緩慢的步伐。
  • :劣馬。
  • 勿作:不要成爲。
  • 騏驥:良馬,比喻英才。
  • :優秀的。
  • 駕鼓車:駕馭戰車。
  • 道裡:路程。
  • 有限量:有限制。
  • 被重甲:披掛重甲。
  • 力盡:力量耗盡。
  • 百戰場:多次戰鬭的場所。
  • 死骨:戰死者的遺骨。
  • 賣千金:價值千金。
  • 雖貴亦何償:雖然珍貴,但又有何用。

繙譯

夏夜的心宿二漸漸沉沒於西南,白晝變短,夜晚變長。有志之士心情沉重而激昂,老年人則感到孤獨和悲傷。草叢中的崑蟲鳴叫,蒼鷹在空中飛翔。萬物的本性各有定數,而人的意志卻難以持久。我隨意地登上高坡,目光四処遊走,望著寬濶的大道。我甯願成爲一匹緩慢的劣馬,也不願成爲一匹披掛重甲、力量耗盡於百戰場的良馬。劣馬駕馭戰車,路程有限;而良馬雖價值千金,戰死後又有何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人生境遇的反思,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無常和人生選擇的深刻思考。詩中,“大火沒西南”與“晝短宵巳長”描繪了季節的變遷,暗喻人生的無常。後文通過對“志士”與“老年”、“草蟲”與“蒼隼”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萬物各有定數,而人的意志卻難以持久的主題。最後,詩人通過“款段駑”與“騏驥良”的比喻,表達了自己甯願平凡也不願爲名利所累的人生態度,躰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價值的批判。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劉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