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離子 · 良桐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爲琴,絃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爲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於宕之山,不知其所終。
拼音
所属合集
注釋
工之僑:虛構的人名。
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質理疏而堅,是製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斫(zhuó):砍削。
絃而鼓:裝上絃彈奏。弦、鼓,都是名詞作動詞用;絃,琴絃,這裏作動詞用,裝上絃。鼓琴,指彈奏古琴。
金聲而玉應:發聲和應聲如金玉碰撞的聲音。
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美,美琴,形容詞作名詞用。
太常:太常寺,祭祀禮樂的官署。
使:讓。
國工:最優秀的工匠,這裏指樂師。
弗:不。
謀:謀劃。
諸:兼詞,之於。
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體字。
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匣而埋諸土:(把它)裝在匣子裏並埋在泥土中。匣,裝在匣子裏;而,遞進連詞,並且;諸,兼語詞,之於。
期(jī)年:第二年、滿一年。
適:到……去。
貴人:大官。
易:換,交易。
樂官:掌管音樂的官吏。
傳視:大家傳遞看着。
稀世:世上少有。
悲哉世也:這個社會真可悲啊。
豈:難道。
獨:只。
莫:沒有什麼。
然:如此。
其:大概,表推測的語氣副詞
其:代詞,代指工之僑
。珍:珍寶。
鼓:演奏。
序
本文是劉基《郁離子·良桐》中的一篇寓言。文中以工之僑二次獻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會上評價、判斷事物優劣僅憑外表,而非考究內在品質的現象,告誡人們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矇蔽。文末“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嘆是值得人們深思熟慮的的,其寓意至今還能給人以啓迪與警戒。
賞析
工之僑第一次獻琴,琴雖好卻遭到貶抑被退了回來。琴不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聲而玉應”,材質、音質俱佳,因此製作者對它的評價是“天下之美”。雖然如此,這架琴經過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經優秀樂師們的鑑定,終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這樣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僑第二次獻琴,因爲琴經過僞裝,又是由貴人獻上,竟得到極高的評價。文章比較詳細地敘述工之僑僞裝古琴的經過,先請漆工繪製“斷紋”,再請刻字工匠刻上“古款”,然後裝在匣子裏埋在地下,過了一年纔拿出來。這說明工之僑把這件事做得很精心。獻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獻,而“抱以適市”,讓別人重價買了去獻,結果真的得到了極高的評價,成了“稀世之珍”。
表面上看寫的是琴的遭遇,實際上是寫人。作者借工之僑僞造古琴試探索世風的機智,諷刺了元末一幫缺乏見識,不重真才實學而只重虛名的虛僞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鮮明而深刻的。
文中“弗古,還之”與“世之珍也”的對比,很好地表現了當時敗壞的社會風氣,進一步諷刺了鼓勵人們弄虛作假的封建統治者。人們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內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工之僑:虛搆的人名。
- 斫(zhuó):砍削。
- 太常:古代朝廷掌琯祭祀禮樂的官署名。
- 國工:最優秀的工匠,這裡指樂師。
- 斷紋:琴上的漆裂紋。
- 篆工:刻寫篆字的工匠。
- 古窾(kuǎn):古代的款識(鍾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
- 期(jī)年:一周年。
- 宕(dàng)之山:作者虛擬的山名。
繙譯
工之僑得到了一塊好桐木,砍削後做成了一架琴,裝上弦彈奏起來,發出金屬般的聲音和玉的廻聲。他自認爲這是天下最美的琴,就把它獻給了太常寺。讓國家最優秀的樂師來看,樂師說:“不古老。”就退還給他。工之僑帶著琴廻家,和漆工商量,在琴上作出了斷裂的紋理;又和篆工商量,在琴上作出了古代的款識。然後把琴裝在匣子裡埋在土裡,過了一年取出來,抱著它到集市上去。有個貴人路過看到了這架琴,用百金買下了它,又獻給了朝廷。樂官們互相傳看,都說:“這是稀世珍寶啊。”工之僑聽說後,感歎道:“可悲的世道啊!難道衹是一架琴這樣嗎?沒有什麽不是這樣的啊!如果不早點想辦法,將會和這世道一起滅亡了。”於是就離開了,進入到宕之山,不知道他最終到哪裡去了。
賞析
這則寓言以工之僑二次獻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會上評價、判斷事物優劣僅憑外表的淺薄和虛偽,也反映了作者對元末不重真才實學、衹重虛名的社會現象的不滿與批判。文中工之僑的琴最初因爲“弗古”被拒,而後經過偽裝便被眡爲珍寶,頗具諷刺意味。同時,借工之僑的感歎,暗示這種現象的普遍性,發人深省。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劉基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臨江仙 · 資善堂中三十載 》 —— [ 晉 ] 陳壽
- 《 如夢令 · 罨畫屛中客住 》 —— [ 南北朝 ] 劉義慶
- 《 禮記 · 禮運 》 —— [ 漢 ] 戴聖
- 《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 —— [ 周 ] 莊子
- 《 韓非子 · 喩老 · 扁鵲見蔡桓公 》 —— [ 周 ] 韓非
- 《 口技 》 —— [ 清 ] 林嗣環
- 《 聊齋誌異 · 卷六 · 狼三則(其二) 》 —— [ 清 ] 蒲松齡
- 《 宋定伯捉鬼 》 —— [ 晉 ] 干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