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興

· 劉基
百年強半巳無能,愁入膏盲病自增。 千里江山雙白鬢,五更風雨一青燈。 繁弦急管誰家宅,廢圃荒窯昔代陵。 不寐坐聽雞唱盡,素光穿牖日華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膏盲:指人體內的重要部位,膏指心臟下方的脂肪,盲指心臟上方的空腔。這裏比喻病入膏肓,無法治癒。
  • 五更:古代將一夜分爲五更,每更約兩小時,五更即凌晨三點到五點。
  • 繁弦急管:形容音樂聲繁複急促,這裏指熱鬧的場面。
  • 廢圃荒窯:廢棄的園子和荒涼的窯洞,象徵着衰敗和荒涼。
  • :窗戶。

翻譯

百年人生已過大半,我已無力迴天,憂愁深入骨髓,疾病自然加重。 千里江山映襯着我這雙白髮,五更時分的風雨中,只有一盞青燈相伴。 不知是誰家的宅院傳來繁弦急管的熱鬧音樂,而眼前卻是廢棄的園子和荒涼的窯洞,曾經輝煌的陵墓。 我無法入眠,靜靜坐着聽雞鳴唱盡,直到素淨的月光穿過窗戶,太陽的光華升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深切感慨。詩中,「百年強半巳無能」一句,直抒胸臆,透露出詩人對年老力衰的無奈。「愁入膏盲病自增」則進一步以病喻愁,形象地描繪了內心的痛苦。後兩句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如「千里江山雙白鬢」、「五更風雨一青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增強了詩的感染力。結尾的「不寐坐聽雞唱盡,素光穿牖日華升」則展現了詩人對光明的嚮往和對生活的執着。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