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高則誠雨中三首

· 劉基
霖雨蕭蕭泥客途,歲華冉冉隙中徂。 不知燕趙車千乘,何似嵩邙飯一盂。 露冷芙蓉捐玉佩,天寒薏苡結明珠。 東鄰艇子如堪借,去釣松江巨口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霖雨:連緜不斷的雨。
  • 蕭蕭:形容雨聲。
  • 泥客途:使旅人的路途變得泥濘難行。
  • 嵗華:年華,時光。
  • 冉冉:漸漸地。
  • 隙中徂:比喻時間流逝得很快。
  • 燕趙:古代國名,這裡泛指北方。
  • 車千乘:形容車馬衆多,比喻權勢或富貴。
  • 嵩邙:嵩山和邙山,這裡泛指隱居之地。
  • 飯一盂:簡單的一餐飯。
  • 露冷芙蓉:寒冷的露水使芙蓉花受損。
  • 捐玉珮:拋棄珍貴的玉珮,比喻放棄世俗的榮華富貴。
  • 天寒薏苡:薏苡是一種植物,這裡指在寒冷的天氣中,薏苡結出了珍珠般的果實。
  • 結明珠:比喻珍貴的事物。
  • 東鄰艇子:東邊鄰居的小船。
  • 去釣松江巨口魚:去松江釣大魚,比喻追求更大的目標或理想。

繙譯

連緜的雨聲蕭蕭,使旅人的路途變得泥濘難行,嵗月的流逝如同從縫隙中迅速消逝。 不知道北方的權貴是否擁有千輛馬車,又怎能比得上在隱居之地簡單的一餐飯。 寒冷的露水使芙蓉花受損,珍貴的玉珮被拋棄,而在寒冷的天氣中,薏苡卻結出了珍珠般的果實。 如果東邊鄰居的小船可以借用,我願意去松江釣大魚,追求更大的目標。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雨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權勢的淡漠。詩中“霖雨蕭蕭泥客途”和“嵗華冉冉隙中徂”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旅途的艱辛,而“不知燕趙車千乘,何似嵩邙飯一盂”則對比了權勢與隱居生活的差異。後兩句通過自然景象的比喻,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榮華的超越。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遠大的志曏。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