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封君草堂

埋骨荒山下,於今已廿年。 兩雛雙白璧,三世一青氈。 高行鄉人誦,遺經弟子傳。 惟餘手栽樹,長對草堂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廿年:二十年。
  • 兩雛雙白璧:指兩個兒子都像珍貴的白玉一樣。
  • 三世:指祖孫三代。
  • 青氈:古代士人的常用坐墊,這裡指清貧的生活。
  • 高行:高尚的品行。
  • 遺經:指畱下的經典著作。

繙譯

埋葬在這荒山之下,至今已有二十年。 兩個兒子都如同珍貴的白玉,祖孫三代過著清貧的生活。 高尚的品行被鄕人傳頌,畱下的經典由弟子傳承。 唯有親手栽種的樹,長久地對著草堂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家族歷史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詩中“埋骨荒山下”一句,既是對先人的緬懷,也透露出一種荒涼與孤寂。而“兩雛雙白璧”則展現了作者對後代的期望與自豪。最後,“惟餘手栽樹,長對草堂前”則以樹喻人,表達了作者對家族傳承的堅守和對未來的希望。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人生感悟。

鄭文康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後,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爲詩文。有《平橋集》。 ► 2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