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晚春

· 劉基
悄寒生、沉沉院宇,不知春在何處。逢春漸老能多少,惟有暗愁無數。春又暮,但碧草、和煙綠葉漫飛絮。畫樑燕語,還是舊音聲,烏衣巷陌,轉盼幾今古。 天涯路,流水青山如故。離魂長在郊樹。夜深月暗蒼梧遠,化作杜鵑歸去。人不見、桃花自落空階上。東風未許,吹夢過藍橋,關河滿目,波浪渺南浦。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沉沉:形容深邃、幽靜的樣子。
  • 暗愁:內心深處的憂愁。
  • 漫飛絮:形容柳絮隨風飄散的樣子。
  • 畫梁:雕畫裝飾的屋樑,常用來指代華美的建築。
  • 烏衣巷陌:指南京的烏衣巷,古時爲貴族居住區,後泛指繁華的街巷。
  • 轉盼:轉眼間。
  • 離魂:離別的情感。
  • 蒼梧:古代地名,今廣西一帶,此處泛指遠方。
  • 杜鵑:鳥名,常用來象徵春天的到來或離別的哀愁。
  • 藍橋:傳說中的橋名,常用來比喻難得的機遇或美好的愛情。
  • 關河:關隘與河流,泛指邊疆或旅途。
  • 南浦:古代詩詞中常用來指代送別的地方。

翻譯

院子裏靜悄悄的,帶着一絲寒意,深邃而幽靜,春天的蹤跡無處尋覓。隨着春天的流逝,人漸漸老去,能有多少時光,只有內心深處的憂愁不斷累積。春天又將結束,只見碧草與煙霧般的綠葉,柳絮隨風飄散。屋樑上的燕子呢喃,依舊是那熟悉的聲音,繁華的街巷,轉眼間經歷了多少今古變遷。

遠在天涯的路上,流水與青山依舊如故。離別的情感如同郊外的樹木,長久地存在。深夜裏,月亮昏暗,遠方的蒼梧顯得更加遙遠,彷彿化作了杜鵑鳥飛回故鄉。看不見的人,桃花自顧自地落在空蕩的臺階上。東風還未允許,夢境被吹過藍橋,眼前是邊疆的關隘與河流,波浪在南浦處顯得渺茫。

賞析

這首作品以晚春爲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深沉的憂愁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沉沉院宇」、「暗愁無數」等詞句,營造了一種幽靜而憂鬱的氛圍。同時,通過對畫梁燕語、烏衣巷陌的描繪,展現了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結尾處的「離魂」、「杜鵑」、「桃花」等意象,更是深化了離別和思念的主題,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悠遠,展現了詩人對春天、對人生、對離別的複雜情感。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