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鈍庵吊樂庵龍洲蓮峯半山四古墓

白頭村嫗白頭翁,盛事驚看在眼中。 可惜一抔江上土,野花黃蝶領春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鈍菴: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道。
  • 樂菴: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道。
  • 龍洲:地名,可能指某個具躰的地點。
  • 蓮峰:地名,可能指某個具躰的地點。
  • 半山:地名,可能指某個具躰的地點。
  • 村嫗(yù):村中的老婦人。
  • 盛事:重大的事件或景象。
  • 一抔(póu):一捧,這裡指墳墓。
  • 江上土:江邊的土地,這裡指墳墓。
  • 野花黃蝶:野外的花朵和黃色的蝴蝶,象征自然界的生機。

繙譯

與鈍菴一同憑吊樂菴、龍洲、蓮峰和半山的四座古墓, 白發蒼蒼的村中老婦和老人,驚奇地目睹了這一盛事。 可惜那江邊的一捧土,成了他們的安息之地, 野外的花朵和黃色的蝴蝶,引領著春風,似乎在訴說著往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與友人一同憑吊古墓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贊美。詩中“白頭村嫗白頭翁”的形象,生動地展現了鄕村老人的淳樸與滄桑,而“盛事驚看在眼中”則透露出他們對眼前景象的驚奇與感慨。後兩句以“一抔江上土”和“野花黃蝶領春風”作結,既表達了對逝者的哀思,又寄寓了對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希望與贊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鄭文康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時乂,號介庵。正統十三年進士。觀政大理寺,尋因疾歸。父母相繼亡故後,絕意仕進,專心經史。好爲詩文。有《平橋集》。 ► 2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