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冬夜不寐感懷

雪霽清宵迥未明,宮城漏結斷寒更。 鳴風窗紙驚殘夢,如水衾稠冷宦情。 三徑已荒人未去,尺書久滯雁無聲。 衰年猶自甘勤動,升斗如何不解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jì):雨雪停止,天放晴。
  • 清宵:清靜的夜晚。
  • 迥未明:特別地不亮。
  • 漏結:指更漏的聲音停止,表示夜已深。
  • 斷寒更:寒夜的更聲中斷,表示夜深人靜。
  • 鳴風:風聲。
  • 窗紙:窗戶上的紙。
  • 如水衾稠:形容被子冷如水,稠密而冷。
  • 宦情:官場生涯的情感。
  • 三徑:指隱居的地方。
  • 尺書:書信。
  • 久滯:長時間停留未到。
  • 雁無聲:比喻音信不通。
  • 衰年:老年。
  • 勤動:勤勞工作。
  • 升斗:指微薄的俸祿。
  • 解輕:看輕,不重視。

翻譯

雪後天晴的夜晚格外不明亮,宮城裏的更漏聲已停,寒夜更聲也已斷絕。 風聲吹動窗紙,驚醒了我的殘夢,被子冷如水,讓我感受到官場的冷漠。 隱居的地方已荒廢,但我仍未離去,書信長時間未到,音信全無。 儘管年老,我仍自甘勤勞工作,微薄的俸祿我爲何不輕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夜不眠的官員的內心世界。詩中,「雪霽清宵迥未明」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象,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迷茫與孤寂。「鳴風窗紙驚殘夢」則通過風聲和窗紙的響動,表達了詩人被現實驚醒的無奈。後兩句「三徑已荒人未去,尺書久滯雁無聲」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涯的厭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的追求。

趙完璧

明山東膠州人,字全卿,號雲壑,又號海壑。由貢生官至鞏昌府通判。工詩,多觸事起興,吐屬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