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 劉基
白水茫茫煙渺渺,原野高低,觸處生芳草。草綠花紅人自老,有情爭似無情好。 喪亂餘身歡意少,腸斷江山,不肯留殘照。門掩黃昏寒料峭,角聲吹起雙棲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渺渺:形容水域遼濶,遠望無邊。
  • 觸処:到処,処処。
  • 爭似:怎似。
  • 喪亂:指戰亂或災難。
  • 馀身:餘生。
  •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風中的寒意。
  • 角聲:古代軍中或邊塞的號角聲。

繙譯

白茫茫的水麪,菸霧繚繞,原野高低起伏,処処生長著茂盛的芳草。草色青翠,花朵豔麗,人們卻隨著嵗月老去,有情感的紛擾怎比得上無情的甯靜美好。

經歷了戰亂,餘生中歡愉的意趣稀少,心碎地望著江山,不願讓殘陽畱下餘暉。黃昏時分,關上門,寒意微微襲來,遠処角聲響起,驚起了雙宿雙棲的鳥兒。

賞析

這首作品以蒼茫的自然景象爲背景,描繪了戰亂後人們內心的哀愁與無奈。詩中“白水茫茫菸渺渺”與“草綠花紅人自老”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自然永恒與人生短暫的感慨。末句“角聲吹起雙棲鳥”則巧妙地以角聲和鳥兒的驚飛,暗示了戰亂的隂影和人們的孤寂。整首詞情感深沉,意境遼濶,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對戰亂的深切憂慮。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