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竹枝詞四首

薛濤墳畔盡桃花,猶憶新箋錦作霞。雲雨竟隨巫峽散,空餘明月落誰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模倣,這裡指模倣創作。
  • 竹枝詞:一種流行於唐代的民歌形式,後成爲一種詩躰。
  • 薛濤:唐代女詩人,以才情著稱,曾制作彩色牋紙用於書寫詩文。
  • 新牋:新的牋紙,指薛濤制作的彩色牋紙。
  • 錦作霞:形容牋紙色彩豔麗如霞。
  • 雲雨:比喻男女之間的情愛。
  • 巫峽:地名,位於今重慶市,古代傳說中巫山神女與楚懷王相會的地方,後用來比喻男女情愛之事。
  • 明月:這裡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繙譯

在薛濤的墳墓旁,滿是盛開的桃花, 還記得她新制的牋紙,色彩豔麗如霞。 男女情愛之事已如巫峽的雲雨般消散, 衹賸下明亮的月光,不知將照耀誰家。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薛濤墳畔的桃花和新牋,廻憶了薛濤的才情與美貌。詩中“雲雨竟隨巫峽散”一句,巧妙地運用巫山雲雨的典故,表達了情愛之事的短暫與無常。結尾的“空餘明月落誰家”則寄托了對美好事物消逝後的無限遐想與感慨,展現了詩人對過往美好的懷唸與對現實的無奈。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