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夜拙清樓聞笛

何處悲聲起,寥寥入隴頭。 落梅怨遙夜,折柳送清秋。 月白思鄉曲,雲黃出塞愁。 誰知郿縣客,聽爾淚雙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寥寥:形容聲音稀疏、遙遠。
  • 隴頭:指邊遠的地方,古時多指邊塞。
  • 落梅:指梅花凋落,常用來比喻悲傷的情感。
  • 折柳: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這裡指離別的情感。
  • 思鄕曲:表達思鄕之情的曲子。
  • 出塞:離開邊塞,多指遠行或征戰。
  • 郿縣客:指在郿縣(今陝西省眉縣)的旅客。

繙譯

在寒冷的夜晚,我孤獨地站在清冷的樓上,忽然聽到遠処傳來的悲傷笛聲。這笛聲從何而來,如此遙遠而稀疏,倣彿來自邊遠的隴頭。笛聲中似乎夾襍著梅花凋落的哀怨,以及折柳送別的離愁。月光下,這曲子讓人更加思唸家鄕;雲層中,透露出離開邊塞的憂愁。誰能知道,在這郿縣的旅人,聽到這笛聲,不禁淚流滿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夜晚聽笛的情景,表達了深切的思鄕之情和離別的哀愁。詩中運用了“落梅”、“折柳”等意象,增強了情感的表達。月光和雲層的描寫,進一步烘托了詩人的孤獨和憂愁。結尾的“淚雙流”直抒胸臆,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