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家奴參政赴河東宣慰使

· 劉基
晨登晉陽山,西北望雲中。 大漠造瀚海,重關阻飛鴻。 昔爲征戍場,今見車軌同。 相公奉明詔,分符揔元戎。 賦詩睇行雲,□□□坐弓。 天子萬歲壽,垂拱明光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晉陽山:山名,位於今山西省太原市。
  • 雲中:古代地名,指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
  • 大漠:廣闊的沙漠。
  • 瀚海:古代對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準噶爾盆地一帶廣大地區的泛稱。
  • 重關:重重關隘。
  • 征戍場:古代指邊疆的戰場,征戍即出征戍守。
  • 車軌同:指各地的車輛規格統一,比喻國家統一。
  • 相公:古代對宰相的尊稱。
  • 明詔:明文詔令,即皇帝的正式命令。
  • 分符: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徵調兵將用的憑證,雙方各執一半,以驗真假。
  • 揔元戎:統帥軍隊。揔(zǒng),統領。
  • 賦詩:作詩。
  • :斜視,這裏指凝視。
  • 坐弓:古代的一種刑具,這裏可能指坐着等待命令。
  •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不費力氣,無爲而治。
  • 明光宮:漢代宮殿名,這裏借指皇宮。

翻譯

清晨登上晉陽山,向西北遠望雲中地區。廣闊的沙漠連綿至瀚海,重重關隘阻擋了飛鴻的歸途。這裏曾是古代的戰場,如今卻見各地車輛規格統一,國家一片和諧。宰相奉皇帝的明令,手持符節統帥大軍。我凝視着行雲,坐着等待命令。願天子萬歲,無爲而治,皇宮中一片祥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清晨登高望遠的場景,通過對大漠、瀚海、重關等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邊疆的遼闊與艱險。詩中「車軌同」一句,巧妙地表達了國家統一的景象。後文提及宰相奉命出征,展現了朝廷的威嚴與軍隊的雄壯。結尾祝願天子萬歲,皇宮祥和,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寧、君王賢明的深切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統一的讚美和對和平的嚮往。

劉基

劉基

劉基,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及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爲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