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州葛秀才赴舉

銅鞮葛公子,逢掖魯諸生。 淮海推能賦,江津返獨行。 劍鳴秋氣早,馬躍暮雲平。 看爾持雙璧,秦人待客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銅鞮(tóng dī):古代地名,今山西省沁縣南。
  • 葛公子:指葛秀才,即詩中的主人公。
  • 逢掖(féng yè):古代士人穿的一種寬袖衣服,這裡指士人。
  • 魯諸生:指魯國的學子,這裡泛指讀書人。
  • 淮海:指淮河流域及東海一帶,泛指江南地區。
  • 能賦:擅長作詩賦。
  • 江津:江邊的渡口。
  • 獨行:獨自前行,指有獨立見解和行爲。
  • 劍鳴:劍發出的聲音,比喻英勇。
  • 鞦氣:鞦天的氣息,常帶有肅殺之意。
  • 暮雲:傍晚的雲。
  • 雙璧:兩塊美玉,比喻才華出衆。
  • 秦人:指秦地的人,這裡可能指朝廷或考官。
  • 客卿:古代指外來的賢才。

繙譯

銅鞮的葛公子,身穿逢掖,如同魯國的學子。 江南地區推崇他的賦才,江邊的渡口見証他獨行的身影。 劍聲在鞦風中早早響起,馬蹄踏過傍晚平靜的雲層。 看你手持雙璧般的才華,秦地的考官正期待著外來的賢才。

賞析

這首作品是歐大任送別葛秀才赴京蓡加科擧考試的詩。詩中贊美了葛秀才的才華和獨立品格,通過“劍鳴鞦氣早,馬躍暮雲平”等意象,描繪了葛秀才英勇前行的形象。末句“看爾持雙璧,秦人待客卿”表達了對葛秀才前程的美好祝願,同時也暗示了朝廷對賢才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友人的贊賞和期待。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