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雜詠

· 薛雍
鬆色侵湖青,悠然東嘯亭。 浩歌招太白,鼓瑟憶湘靈。 韻入悲林木,聲高墜鬥星。 海天回首處,蹤跡嘆飄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鬆色:松樹的顏色,這裏指松樹的蒼翠之色。
  • :這裏指蔓延、覆蓋。(qīn)
  • 湖青:湖水的青色。
  • 悠然:閒適淡泊的樣子。(yōu rán)
  • 嘯亭:供人長嘯抒懷的亭子。
  • 浩歌:大聲歌唱,放歌。(hào gē)
  • 太白:指李白,字太白,這裏借指詩人的高遠志向和豪放情懷。
  • 鼓瑟:彈奏瑟這種樂器。(sè)
  • 湘靈:古代傳說中的湘水之神,善於鼓瑟。
  • :這裏指歌聲、樂聲的音韻。
  • 悲林木:使林木感到悲傷。
  • 墜鬥星:聲音高到似乎能使天上的鬥星墜落。

翻譯

西湖邊的松樹蒼翠之色蔓延覆蓋着湖水,我在悠然的東嘯亭中。放聲高歌彷彿能招來李白的英靈,彈奏瑟時不禁想起了湘水之神。歌聲的音韻悲切入林之木,聲音高亢似乎能使天上的鬥星墜落。在海天回首之處,感嘆自己的蹤跡如同飄零之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西湖邊的景色以及詩人在此處的情感。首句通過「鬆色侵湖青」描繪了西湖邊松樹的蒼翠與湖水的青色相互映襯的美景,爲全詩營造了一種寧靜而優美的氛圍。「悠然東嘯亭」則表達了詩人在亭中閒適淡泊的心境。「浩歌招太白,鼓瑟憶湘靈」兩句,詩人通過放歌聯想到李白,彈瑟憶起湘靈,展現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對古代文人、神話的敬仰,同時也體現了他對高遠志向和美好情感的追求。「韻入悲林木,聲高墜鬥星」則運用誇張的手法,極言歌聲和樂聲的動人,使林木悲切,鬥星欲墜,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最後一句「海天回首處,蹤跡嘆飄零」,詩人在欣賞美景、抒發情感之後,轉而感嘆自己的身世漂泊,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無奈。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豐富,將西湖的美景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薛雍

薛雍,字子容,號拯庵,一號南潮。饒平人。亹子。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舉人,以親老不赴南宮試。親沒,數次會試不第。嘗讀書蓮花山,從楊少默受良知之學,復留心經世,旁及天官律歷。未仕而卒。有《南潮詩集》、《拯庵文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傳。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