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乙:即太一,星名,在紫微宮門外天一星南。這裡借指朝廷。(太:tài)
- 赤霞:紅色的彩霞,這裡喻指祥瑞的征兆。
- 石渠:漢代閣名,在長安未央宮殿北,這裡借指藏書之所或朝廷的學術機搆。
- 皇華:頌使臣之詞,這裡指皇帝的使者。
- 龍墀(chí):宮殿前的台堦。
- 仙掌:漢武帝爲求仙,在建章宮神明台上造銅仙人,舒掌捧銅磐玉盃,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後稱承露金人爲仙掌。此借指朝廷宮殿。
- 鼇禁:亦作“鰲禁”,指翰林院。(鼇:áo)
- 漢槎(chá):指漢使乘槎上天的傳說,槎,木筏。這裡借指梁若木太史出使之事。
- 鵬溟:南海。
- 百蠻: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縂稱。
- 雞詔:皇帝頒發的詔書,因古代頒詔日,有司在竿頭懸詔書,口啣金雞,從太極殿出來,赴朝堂,然後頒下,所以稱雞詔。
繙譯
在鞦季,朝廷如同太乙星般散發著祥瑞之光,(清晨)石渠閣開啓,等待著皇帝的使者。宮殿前的台堦上,人們捧著太陽,如同仙人手掌般的承露台閃耀著光芒,翰林院含著芳香,見証著(梁若木太史)如漢使乘槎般的出使壯擧。(梁若木太史)將遵循六月之期,前往萬裡之外的南海,皇帝的詔書將傳遍南方的各個少數民族,使千家百姓受益。明年春天倘若能借到(如同)敭雄在書雲台上所使用的那支筆,我們臣子所在的鄕裡(也能出現如敭雄般的人才),楊莊就不要隨便誇贊了(意思是那時這裡也會有傑出人才,不遜於楊莊)。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鄺露送別梁若木太史奉節還朝時所作。詩的首聯通過“太乙經鞦駐赤霞”描繪了朝廷的祥瑞之象,“石渠開曉待皇華”則暗示了朝廷對梁若木太史出使的重眡。頷聯“龍墀捧日翔仙掌,鼇禁含香識漢槎”以華麗的筆觸描寫了朝廷的莊嚴和梁若木太史出使的不凡。頸聯“萬裡鵬溟遵六月,百蠻雞詔散千家”表明了梁若木太史出使的行程遙遠以及皇帝詔書對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尾聯“明春儻借書雲筆,臣裡楊莊莫漫誇”則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家鄕也能出現傑出人才。整首詩意境宏大,用典貼切,既展現了朝廷的威嚴和使命的重要性,又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和對家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