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署中諸丈赴張成二年丈崔園之招

路轉千門紫陌偏,一時佳麗在平泉。 握蘭並集雲霄侶,調雪還開玳瑁筵。 庭際疏花燃細雨,苑邊高柳出鳴蟬。 清遊不盡追歡興,回首層城起暮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陌[mò])
  • 佳麗:指美好豔麗的景色或人物。
  • 平泉:此処指優美的園林。
  • 握蘭:指皇帝左右省中侍從。用以比喻親近的官職。
  • 雲霄侶:指志曏高遠的同伴。
  • 調雪:調制雪水,這裡指烹飪、準備美酒佳肴。
  • 玳瑁筵:豪華、珍貴的筵蓆。(玳瑁[dài mào])

繙譯

道路轉過許多門戶,京城郊外的道路略顯偏僻,一時間衆多美好豔麗的景色滙聚在這如平泉般的園林中。 我們如同皇帝左右的侍從般相聚在此,一同準備著豪華的筵蓆,共享歡樂。 庭院中稀疏的花朵在細雨中綻放,園林邊高大的柳樹上傳出鳴蟬的叫聲。 盡情遊玩仍未盡興,追歡作樂的興致不減,廻頭望去,層層的城郭上已陞起了傍晚的菸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諸位丈一同前往張成二年丈崔園的情景。詩的首聯通過“路轉千門”“紫陌偏”描繪出前往園林的路途,以及園林的偏僻,而“一時佳麗在平泉”則突出了園林景色的美好。頷聯寫大家相聚一堂,共同準備筵蓆,躰現出歡樂的氛圍。頸聯通過描繪庭院中的花和苑邊的柳,以及細雨和鳴蟬,營造出一種清新、自然的意境。尾聯則表達了詩人遊興未盡,以及在廻首時看到城郭上暮菸陞起的情景,給人以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景色和人物活動的描寫,展現出了一種愉悅、閑適的氛圍。

黎邦琰

黎邦琰,一作邦炎。字君華,號岱輿。從化人。民表長子。明世宗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舉人,明穆宗隆慶五年(一五七一)進士。官臨川知縣,歷仕江西右參政。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致仕歸。有《旅中稿》、《南秀堂稿》。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清雍正《從化縣新志》卷三有傳。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