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夜同莫公遠張羽王袁文轂樑公智別樑持伯之楚

客舍驚心見落鴻,天涯舟楫待秋風。 留人最是銅駝陌,把酒先邀玉兔宮。 城闕輕陰雙杵外,關山歸夢一宵中。 青驪又逐江楓遠,題札能無鳳沼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舟楫(zhōu jí):船和槳,這裏泛指船隻。
  • 銅駝陌:古代洛陽的一條繁華街道,這裏借指送別之地。
  • 玉兔宮:指月亮,傳說月中有玉兔。
  • 城闕(chéng què):指城市,這裏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輕陰:微陰的天色。
  • 雙杵:古代婦女搗衣的工具,這裏借指搗衣聲。
  • 青驪(qīng lí):毛色青黑相雜的馬。
  • 鳳沼:鳳凰池,這裏指中書省,借指朝廷。

翻譯

在客舍中見到驚飛的大雁,讓人感到心驚,在天涯漂泊的船隻等待着秋風的到來。 最適合留人的是這繁華的送別之地,先舉起酒杯邀請明月。 城郭外微陰的天色中傳來陣陣搗衣聲,在這一夜的歸夢中彷彿回到了關山。 黑色的駿馬又追逐着江邊的楓葉遠去,在這分別之際,怎能不在東邊的朝廷中寫信寄情呢?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通過對客舍、落鴻、秋風、銅駝陌、玉兔宮、城闕、雙杵、關山、青驪、江楓、鳳沼等景象和意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既淒涼又充滿希望的氛圍。

詩的首聯通過「客舍驚心見落鴻」表現出詩人在客舍中見到大雁南飛時的那種觸動和不安,同時「天涯舟楫待秋風」則暗示了出行的不易和對未來的不確定。

頷聯「留人最是銅駝陌,把酒先邀玉兔宮」,描繪了在送別之地飲酒邀月的情景,既體現了離別的情感,又有一種豁達的態度。

頸聯「城闕輕陰雙杵外,關山歸夢一宵中」,將城闕外的微陰天色和搗衣聲與夢中的關山聯繫起來,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和對歸期的期待。

尾聯「青驪又逐江楓遠,題札能無鳳沼東」,則以駿馬追逐江楓遠去的畫面,象徵着離別的必然,同時也表達了希望能在朝廷中有所作爲、傳遞書信的願望。

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用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送別之時的複雜情感。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