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千尋:形容極高或極長。尋,古代的長度單位,八尺爲一尋。(「尋」,讀作「xún」)
- 簟(diàn):竹蓆。
- 磴(dèng):石頭臺階。
- 檻(jiàn):欄杆。
- 挹(yì):舀,汲取,這裏指「映入」。
- 十洲:道教稱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境。後泛指仙境。
翻譯
那高聳的岩石古老而壯觀,百尺高的野亭得以留存。 山中的月亮斜照下來,灑在竹蓆上,春天的雲彩彎曲着,環繞着樓閣。 石頭臺階通向幽靜的山澗出口,欄杆外是大江滾滾流淌的景象。 這個地方能夠讓人陶冶性情,不必去探尋那神仙居住的十洲仙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海雲亭周圍的景色,展現出一種雄偉、幽靜而又富有詩意的氛圍。首聯通過「千尋岩石」和「百尺野亭」,表現出此地的古老與高大,給人以壯觀之感。頷聯中「山月斜侵簟,春雲曲抱樓」,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月灑竹蓆、雲繞樓閣的美景,富有意境。頸聯「磴通幽澗出,檻挹大江流」,則寫出了路徑的幽深和江水的浩蕩,進一步烘托出此地的獨特風貌。尾聯「此地堪陶興,無勞問十洲」,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喜愛,認爲此地足以讓人陶冶性情,不必再去追尋那虛幻的仙境,體現了作者對現實美景的欣賞和滿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讚美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