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柴桑:代指陶淵明,他是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這裡借指隱居之地。(“柴”讀音:chái)
- 三逕:指歸隱者的家園或是院子裡的小路。(“逕”讀音:jìng)
- 封書:書信。
- 籬根:籬笆邊。
- 繁霜:濃霜。
- 紅燼:指燈花。
繙譯
我雖一直想過隱居生活,卻沒能擁有一個像陶淵明那樣的歸隱之所。從海邊寄來的書信到了,友人贈送的菊花帶著雨水送到了籬笆邊。濃霜吹打著我已漸短的雙鬢,燈花掉落在青色的苔蘚上。縱然我們相逢得有些晚,但這情景卻勝過了二月春花盛開之時。
賞析
這首詩以“友人惠菊夜至”爲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生活的感悟。詩的開頭用“柴桑雖久臥,三逕未曾栽”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但現實中未能實現。接著,“海上封書至,籬根帶雨來”描繪了友人在夜晚送菊的情景,充滿了溫情和詩意。“繁霜吹短鬢,紅燼落蒼苔”通過描寫環境的清冷和時光的流逝,烘托出一種淡淡的憂傷。然而,最後一句“縱是相逢晚,猶勝二月開”卻筆鋒一轉,強調了即使相逢較晚,但這份情誼和此刻的美好勝過了二月花開的時節,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高度贊美。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用簡潔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人生感受。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十六夜月 》 —— [ 明 ] 黎民表
- 《 同陳道襄憲使諸君集清泉精舍 》 —— [ 明 ] 黎民表
- 《 送歐公孫遊南雍兼寄其祖虞部公 》 —— [ 明 ] 黎民表
- 《 命家僮於庭前雜蒔花木戲爲九絕 》 —— [ 明 ] 黎民表
- 《 楊祠部宅送陳玉叔之淮安 》 —— [ 明 ] 黎民表
- 《 和顧汝和玉河見白燕 》 —— [ 明 ] 黎民表
- 《 予告出京師貽同好諸子四首 》 —— [ 明 ] 黎民表
- 《 秋雨夜過公實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