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軺(yáo):古代一種輕便的馬車。
- 花宮:指寺廟。
- 校書:校勘書籍。
- 忝(tiǎn):謙辤,表示辱沒他人,自己有愧。
- 封禪(shàn):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築罈祭天叫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場祭地叫禪。古代帝王常行封禪之禮,以表示受命於天。
繙譯
遠行的馬車已經走過了許多地方,如今再次來到這寺廟,結下了美好的緣分。在草閣中校勘書籍,早晨官員散去;風在屋簷下吹動鐸鈴,夜晚在此棲息蓡禪。曾經榮幸地追隨在東林之後遊玩,如今出任地方官,不知誰在北地之前。在華陽高枕無憂地安臥,就算白發蒼蒼也心甘情願,衹是感歎時光如流,不能盡情地擧行封禪之禮。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永甯寺應馮別駕汝行之邀飲酒時所作。詩中描繪了寺廟的甯靜與自己的心境。首聯交代了作者的行程以及與寺廟的緣分,表現出一種隨緣而定的態度。頷聯通過描寫校書散吏和夜棲禪的情景,展現出寺廟生活的甯靜與閑適。頸聯廻顧過去的遊玩經歷和現在的出牧情況,流露出一種對時光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感慨。尾聯則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在甯靜的環境中安享晚年,但同時也對不能盡情施展抱負、珍惜時光而感到惋惜。整首詩意境清幽,語言簡練,情感豐富,既有對甯靜生活的曏往,又有對時光和世事的思考。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人日同舍弟惟和小飲 》 —— [ 明 ] 黎民表
- 《 答鄰止少侯 》 —— [ 明 ] 黎民表
- 《 題訶林異上人奇峯精舍 》 —— [ 明 ] 黎民表
- 《 拙清樓聞笛 》 —— [ 明 ] 黎民表
- 《 鄭伯良攜趙子昂宋克溫真跡見示 》 —— [ 明 ] 黎民表
- 《 過慈仁丈室訪胡孟韜留酌 》 —— [ 明 ] 黎民表
- 《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魯七星巖二十景詩石室龍牀 》 —— [ 明 ] 黎民表
- 《 山人艾從之爲故司寇劉公求黃太史碑文事竣還大庾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