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太史仲良席上邂逅方太守禹績即有詩見貽奉答一首

駿足登臺衆所稱,一麾江漢忌能聲。 明時並數鄒枚賦,末路誰收李杜名。 赤日夢懸鵷鷺署,青山家住鳳皇城。 風流郡閣猶如昨,麗藻應深下榻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駿足:代指駿馬,比喻傑出的人才。「駿」,讀音:(jùn)
  • :指揮,這裏指任職爲官。讀音:(huī)
  • 能聲:能幹的聲譽。
  • 明時:聖明的時代。
  • 鄒枚:鄒陽和枚乘,漢代文學家,這裏借指有才華的文人。
  • 末路:路途的終點,比喻失意潦倒或沒有前途的境地。
  • 李杜:李白和杜甫,這裏指代有卓越才華的人。
  • 鵷鷺署:指朝廷官署,鵷鷺是兩種鳥,因飛行有序,常用以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鵷」,讀音:(yuān)
  • 鳳皇城:京城的代稱。

翻譯

傑出的人才登上高位被衆人稱讚,在江漢之地任職爲官而令人忌妒其能幹的聲譽。 在這聖明的時代,可與鄒陽和枚乘的賦相提並論的作品不少,但在失意潦倒之時,誰能賞識像李白和杜甫那樣有才華之人的名聲呢? 烈日之下,夢中嚮往着朝廷官署,在京城居住,如同身處美好的家園。 那風流的郡閣往日的情景彷彿還在眼前,這優美的文辭應該深藏着對客人的厚待之情。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黎民表在童太史仲良的筵席上,與方太守禹績相遇後所作的應答詩。詩中首先讚揚了方太守的才能和聲譽,接着表達了對在聖明時代,有才華之人未必都能得到賞識的感慨。然後通過對夢境中嚮往朝廷官署和京城的描繪,表現出對功名利祿的嚮往。最後提到風流的郡閣,強調了優美的文辭中蘊含的深厚情誼。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有對他人的讚美,也有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同時還體現了對友情的珍視。

黎民表

明廣東從化人,字惟敬,號瑤石山人。黎貫子。黃佐弟子。以詩名,與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趙用賢稱“續五子”。亦工書畫。嘉靖舉人。選入內閣,爲制敕房中書舍人,出爲南京兵部車駕員外郎。萬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參議。有《瑤石山人稿》、《養生雜錄》、《諭後語錄》。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