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篇
中夜對酒,徙倚徬徨。
庭臨東海,發發星光。
南箕如舌,北斗主張。
歷歷古今,治亂何嘗。
伍員入吳,伊尹歸湯。
棲棲魯儒,慼慼楚狂。
聞言不信,聽讒則詳。
天運所爲,羣和一倡。
誰爲黼黻,顛倒衣裳。
誰爲嘉賓,吹笙鼓簧。
我矢用直,我弓用強。
射爾捲舌,遂掃欃槍。
主悅臣安,顧見鳳凰。
麒麟在囿,元龜在堂。
朱草燁燁,騶虞將將。
出照卿雲,處蔭重房。
元氣開明,樂哉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中夜:半夜。
- 徙倚(xǐ yǐ):徘徊,來回地走。
- 徬徨(páng huáng):同「彷徨」,走來走去,猶豫不決。
- 南箕(jī):星名,即箕星。多用以比喻讒佞。
- 北斗:星名。
- 治亂:安定與動亂。
- 伍員(yún):字子胥,春秋時期吳國大夫。
- 伊尹:商朝開國元勳。
- 棲棲(xī xī):忙碌不安的樣子。
- 慼慼:憂愁、悲哀的樣子。
- 黼黻(fǔ fú):古代禮服上繡的花紋,這裏指奸佞之人。
- 衣裳:古代上爲衣,下爲裳。這裏「顛倒衣裳」指是非不分,黑白顛倒。
- 欃槍(chán qiāng):彗星的別名。古人認爲是兇星,主不吉。
翻譯
半夜飲酒,我徘徊不定,心中彷徨。庭院面對着東海,星光閃閃發亮。南箕星如舌頭一般,北斗星主宰着方向。從古至今的歷史清晰可見,安定與動亂又何曾停止過。伍員進入吳國,伊尹歸順商湯。忙碌不安的魯國儒生,憂愁悲哀的楚國狂人。聽到真話不相信,聽到讒言卻聽得仔細。這是天命所決定的,衆人應和,一人倡導。是誰在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是誰作爲嘉賓,吹奏笙簧?我的箭用正直,我的弓用強勁。射向你們這些搬弄是非的人,進而掃除兇惡的彗星。君主高興,臣子安心,回頭就能看到鳳凰。麒麟在園囿中,神龜在朝堂上。朱草光輝燦爛,騶虞儀態端莊。出去時照着象徵祥瑞的卿雲,在裏面則有重重房屋遮蔭。天地元氣開朗清明,快樂沒有盡頭。
賞析
這首詩以半夜飲酒時的內心感受爲起點,通過描繪星空、回顧歷史人物和事件,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憂慮和對正義的追求。詩中提到了伍員、伊尹等歷史人物,以及一些具有象徵意義的形象,如南箕、北斗、鳳凰、麒麟等,用以表達作者對是非善惡的看法和對美好未來的期望。作者批判了聽信讒言、是非顛倒的現象,主張用正直和強大的力量去糾正錯誤,消除邪惡。最後,詩中描繪了一個充滿祥瑞、光明和快樂的理想境界,體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意境宏大,寓意深刻,語言富有表現力。